加工区设退场机制 厂房强制拍卖

成立54年的加工出口区要设「退场机制」,经济部加工出口区规画改名升级为「科技产业园区」。图为高雄加工出口区。(加工区管理处高雄分处提供)

成立54年的加工出口区要设「退场机制」。经济部加工出口区规画改名升级为「科技产业园区」,同时设立退场机制。未来营运困难或未按照投资计划执行厂商,将取消驻区资格厂房地上物不拆除者将「强制拍卖」,让现有10座园区可以腾出空间,给予新厂商进驻经营

经济部近日将加工出口区设置条例修正为《科技产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除了将老名字加工区取消,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退场机制,凡是不当经营厂商,将取消其驻区资格,并给予2年改善期,届期未完成厂房建筑物将「强制拍卖」。 该法希望今年送行政院与立法院,通过后实施。

对于改名,经济部加工处处长黄文谷说明,这个想法10几年前就有,毕竟加工出口区有其时代背景名称已不符合现在产业属性服务内容,且现在去各县市扩产,加工两字要花很大力气去说明,因此改为「科技产业园区」,这是「与时俱进」。

对于整套退场机制,他表示,就是「去身分」与「强制拍卖」两个重点处理。进入加工区的厂商都需经过区内投审会审查,取得「区内事业」资格,才能设厂生产,未来如果发现未依照投资计划经营,未改善将撤销其驻区资格。之后,就进入强制拍卖阶段

黄文谷表示,加工区给予租税优惠租金只是公告现值加5%而已,可以说是低成本,这也造成有些厂商,经营有问题或已无力经营,但赖着不走。因地上厂房建物是厂商的,过去走民事法院处理,旷日废时,因此才修法明定退场程序。「希望赶快把土地腾出来,留给真正要经营的厂商」。

加工出口区目前在台中、高雄与屏东共有10个园区,像是高雄园区、台中软体园区等,面积530公顷,共有744家厂商进驻,以台中软体园区家数占一半以上。每年新增厂商多集中在中软,制造园区基本都已是爆满状态,申请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