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陆银呆帐冲高

文/洪宝山

传统银行业的获利来自于放款与存款的利差,在经济扩张时积极放贷,收取较高的利息,顺风顺水的搭上实体经济成长的果实;一旦遇到经济逆风时,利差缩小,获利衰退,甚至担心企业个人发生现金流断链贷款变成呆帐影响银行业资产品质

打从一九九七年索罗斯掀起东南亚金融风暴以来,历经千禧年网路泡沫、二○○七年次贷风暴、二○○八年雷曼兄弟倒闭、二○一二至二○一三年欧债危机等,都是因为企业或个人的债务高筑,然后在经济衰退时企业发生倒闭或个人失业,导致无力偿还贷款,最终导致银行业获利衰退,甚或是倒闭危机,这是过去三十年来全球金融业遭遇过的风险。已逝知名艺人猪哥亮拖欠赌债而跑路,但最终透过前东家出面协调,安排工作分期还债,双赢落幕,就是最佳范例

雨天不收伞 等待经济重返成长

这么多年来各国央行累积许多经验得知关键在于,对于个人来说是保有工作;对企业来说,就是雨天不收伞,银行与企业及个人一起承担风险,熬过黑暗期,等到经济重返成长,企业与个人财务改善,有能力偿还银行债务,银行的利润自然重返增长,是互利互惠关系,而不是零和关系。这点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联准会因应疫情,尽一切能力也要改善就业市场的动机,那怕是联准会的资产负债表膨胀到爆表,也不动摇立场

了解了现代央行对于挽救经济衰退周期的做法与立场后,再来检视中国大陆银行业史上最惨的半年报,就不难理解,为何利空公布后,沪深股市的银行板块竟然不跌反涨,甚至还有广发、天凤中银等券商看好未来的投资机会。归母净利润 六大银行均降一成

根据六大国有银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二○二○半年报统计,上半年实现营收合计一七三五五.八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工商银行营收同比增长一.三%、建设银行增长七.六五%、农业银行增长四.九五%、中国银行增长三.二四%、交通银行增长七.二八%、邮储银行增长三.三五%。可以发现营收并没有因COVID-19疫情而衰退,显示六大国有银行配合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雨天不收伞。

眼尖者必然会注意到,六家银行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五六六三.三亿元,较二○一九年同期的六三七七.四四亿元相比,相当于少赚了约七一四亿元,六大行净利润平均下降一○%,这主要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利实体经济,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前七个月银行业共向实体经济让利八千七百多亿元。各家银行的普惠贷款放量齐升、利率下降则是最好的印证。

此外,净利润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应未来可能发生的呆、坏帐提前拨备准备金,好处就是可预防经济衰退所导致的金融风暴,坏处就是实体经济受疫情冲击对银行业影响相对滞后,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银行利润还会持续承压。整体来看,银行业的资产品质呈现出「大幅度确认不良、大幅度计提拨备、大幅度风险处置」的三大特征

第二季GDP回升 经济渐渐恢复常态

随着中国大陆第二季GDP回升到三.二%,制造业指数连续六个月维持在荣枯值之上,实体经济逐渐从疫情中恢复,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第一季,中国大陆GDP增速将逐渐加速,这可能将消除银行潜在的风险压力。而银行支援实体经济,也是将利润下行和风险下行的压力减弱。如果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银行业的净利润也将随之上升。

此外,疫情的冲击让银行悄悄地转型,不少银行的保险代销在减少,基金代销却扩大了,有一些银行由于理财规模的上涨,理财手续费也出现上升,这让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试图改变过度依赖存贷业务的传统营利模式。

还贷压力大 仍须防系统性风险

中国大陆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八月三十日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大陆过去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进一步暴露的时期,居民偿还住房贷款消费型贷款压力增大,银行信贷风险日益突出;境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大,房地产风险仍然存在;全球爆发债务危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股市危机等金融危机的概率显著升高。

从官方谈话可以确认中国大陆经济运行周期性、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金融风险或许用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或演进的方式潜伏着,例如金融开放加速下境内外金融风险叠加共振可能性,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金融结合进一步密切,可能加大系统性风险等,不容忽视。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1045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