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千言万语
文/洪宝山
台股在十月二十二日写下令人欣喜的纪录!在权值股领军攻坚下,激励收上一一二七一点,为二十九年来新高,也是台股史上次高,最高纪录是一九九○年二月十二日的一二六八二点。
《理财周刊》躬逢其盛,也在此时堂堂迈向第一千期。一千期堆起来恐怕超过三个人高(五公尺),其实也是一步一脚印一本一本叠上去的。明年就要迈向第二十年了,又将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创办杂志只是一个过程,我起心动念是要帮助更多人学会理财、懂得理财,因为我来自贫穷,知道财富取得不易,除了努力,还必须用对方法,理财投资就是必学的一门功课。所以我在自己踏稳脚步之后,借由杂志的传播来推广。实现我自己的理念「理财、理善、理健康」,人生在世,一定要懂理财,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真是万万不能;而有了钱之后要懂得为善、知福惜福、乐于分享。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再多的财富都没有意义。
《理财周刊》创刊近二十年来,一千本内容,点点滴滴的回忆,记录着台股的起起伏伏。我印象最深是在金融海啸时,当市场大部分声音都唱衰台股甚至喊到二千多点时,《理财周刊》提出三九五五就是最低点,告诉读者这是最好翻身机会,当时金融股股价连鸡蛋水饺都不到,到处是可以捡的黄金。但当时有谁敢提出这样「买」的讯号?《理财周刊》做到了!
近两年来,台股也是在不看好声中一步步地垫高,尽管万点早已成为常态,但市场悲观的想法还是存在。
近年来,《理财周刊》依旧不厌其烦地提醒读者学习排除万点惧高的迷思,过去台湾钱从淹脚目到不断往外跑,如今台湾钱抢着回流台湾,金流趋向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敢这么说也不是毫无根据,这波台股再战去年高点,如果只靠电子股,力道就会令人质疑且风险性高,但如今因台商回流抢地,掀起资产股行情再起,一旦三十年不动的类股开始点火健康轮动,台股就真的出运了。
看看三十年来大盘与营建类股走势,台股在创下二十九年新高后,就准备挑战历史高点一二六八二,目前营建类股指数只有当初的三分之一,是否觉得机会可期?
从《理财周刊》一千期看台股一万一,人生要理财、理善、理健康才能享受幸福,资本市场要平衡发展,一步一脚印循序渐进,才能迈向健康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