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英减税方案惹议 陆推动政策落地

英国政府原本正透过大力升息遏止通膨,投资者对方案反应极大,原因之一,是减税属于刺激经济方案。简单而言,减税令市民提升购买力,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活动。不过,通膨便有机会再度攀升,与本来的目标背道而驰,市场忧虑英国央行将被迫进一步提高升息幅度。毕竟,英国物价仍然居高不下,通膨率刚刚才由8月的10.1%,稍缓和至9月的9.9%。

英国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上任时曾提过,减税刺激经济是三大目标之一,不过,她不打算向石油公司开征意外利润税(Windfall Tax)。当时她已被市场质疑,如果减税,政府如何能够维持开支?英国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估计,现时的减税方案涉及款项超过1,000亿英镑。当局计划将本财政年度的发债额提升724亿英镑,至2,341亿英镑。英国进入升息周期,利息支出将会更高。

参考经济指标(Trading Economics)整合的资料,现时英国政府的总债务约为24,275亿英镑,2021年底政府债务占GDP 96%,低于美国(137%)、义大利(151%)、希腊(193%)及日本(266%)等,与整体欧元区相若。

虽然特拉斯有意减税,但方案的减幅却较市场预期的进取得多。面临通膨压力上升,政策走向180度大变,国际投资者大举出售英国资产,甚至几乎触发退休基金危机。

外媒指,英国央行干预市场,是因为英国退休基金中,使用负债驱动投资策略(LDI)。退休基金普遍是长年期投资,投资目标也不需要争取最大回报,所以基金持有超过七成债券,英国国债是主要持仓之一,同时,基金经理也有运用衍生工具及杠杆。减税方案推出后,债息上升,基金经理需要为杠杆策略,补回保证金。国债流动性高,成为主要被沽售的对象。

读者可以想像到,抛售国债进一步推升债息及保证金要求;保证金上升,基金需要沽出更多国债,情况像滚雪球般。英国央行入市,阻止了卖压愈滚愈大。面对批评及金融市场动荡,特拉斯政府不打算收回方案,更多详细资料有待11月公布。当局决心改革,作为投资者,在方案更明朗前,应保持审慎面对英国资产。

外围环境持续动荡,回看大陆,大陆国家统计局30日最新公布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1,重返扩张区间,并创三个月高,略胜于预期的49.7。但事实上,在数据细分中,只有生产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其余新订单、原材料、从业人员及供应商配送依然维持荣枯线之下,反映制造业需求依然疲弱,相信市况仍受制于疫情和防疫管制等。

在9月28日的「稳经济大盘」第四季工作推进会议中,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第四季将会推动政策全面落地。除基建外,当局也会扩大投资、促消费,充分利用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我们预计,稳经济政策将会于二十大会议后进一步公布,并相信内需消费是主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