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台味的早餐记忆

策展陈韵竹(中)藉早餐记忆串起对时代的理解。(张铠乙摄)

特展中内含光气味实验室创办人张葳(左)作品让人嗅得到早餐店。(张铠乙摄)

台湾最多人的早餐首选是什么?早餐的四大天王又是哪些?一日之计的起点,台湾的早餐文化多元混搭,成为台湾可引以为傲的特色之一,《台北文创记忆中心-嘿!早餐吃什么?》特展,除了梳理台湾早餐店文化,也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五感,推出与早餐店相关的全新创作

蛋架打造空间架构

作为台北文创持续数年的计划,今年台北文创记忆中心推出台湾首场早餐店文化特展,即日起至10月12日每日上午11点至晚间7点,在台北文创1楼的文化广场展出。台北文创基金会执行长刘丽惠表示,「台北文创记忆中心」专案计划迄今已第5年并已累积20万观赏人次,和年轻设计师、文创团队共同梳理台湾文化脉络,除了硬体,也成为文创人交流的地方。

策展人之一的陈韵竹指出,这是以早餐店记忆为主线,串起人们对时代的理解,对生活与身份的认同而展开的文化对话展场循环概念出发,用可回收的「蛋架」打造成Y字型,也让人如置身巷弄,如在日常生活中转角发现早餐店。

五感体验早餐魅力

同时,由平面设计师李君慈、气味设计师张葳、互动科技运用创意者宋恒、创意料理人陈陆宽音乐创作者柯智豪,连续10天到早餐店观察、采集后,推出全新的五感创作。

考察台式早餐店的气味而在展场创作出可「闻香」的作品,气味设计师张葳指出,早餐店充斥着食物油脂加热后的烟薰气外还有着报纸油墨味,可以说是一天之始补足精神与物质食粮场域,但随着资讯数位化的改变,油墨味逐渐淡出,她以气味作品还原早餐店的息气与社会变迁的记忆。

展场内亦透过专刊,分享日本资深媒体人野岛刚、「COFE吃茶咖啡」创办人顾玮、食物设计师陈小曼等12位创作者的早餐记忆,野岛刚的台湾早餐首推鲔鱼蛋饼,陈小曼小时候的早餐以西式面包为主,假日则有巷口餐车饭团,对她而言那是「家里气氛和乐的记忆」;顾玮学生时期最有印象的早餐则是每周一爸爸煮的汤圆,虽然「沉重」却也是「充满心意的早餐」。

四大天王蛋饼居首

此外,根据记忆中心与外送平台的合作统计,由2020上半年早餐数据得知,台湾人最爱的早餐主食四大天王,以蛋饼居首,其次为吐司萝卜糕和铁板面,最受欢迎饮料奶茶红茶鲜奶茶,就地域差异而言,花莲人最爱果酱,鲔鱼蛋饼只有北部人爱,南部人最爱小点则是小肉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