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学校迷思 仍难破除

秀水明正国创校57年,原本是秀水国小分校,近年跃升为全乡第一大小学,连续3年招收7班新生,今年被纳入学生总量管制,小一新生核定6班、174人。(谢琼云摄)

彰化县近年中小学学生总量管制学校数年年增加,从前年9校、去年10校到今年11所学校,凸显家长仍有明星学校迷思,愈有人气的学校愈想挤进去;长远来看,学校办学仍应着重教学专业专长,配合108新课纲上路,打造各具特色校本课程,才是学生之福。

教育资源患寡,更患不均,少子冲击生源愈来愈有限,每每引发各校抢人大作战。孩子生得少,家长更重视子女教育,难免有私校或明星学校迷思。彰化县总量管制学校中,湖北、大成与和仁等,因校舍空间有限,自创校就持续管制,和东则因校舍大规模翻新,重获家长青睐;彰兴国中最初设计各年级仅15班、上限45班,则因太晚列控管早已爆量。

彰化县校长协会理事长李远筕表示,新生人数控管对教学团队有正向作用,但最主要还是空间不足的现实考量;每所管制学校皆有其个别因素,校舍新颖、位处重划新建林立等磁吸效应,很难一概而论,无法以此做为是否该区办学最好学校的论断。他说,少子化冲击,学校就算不被裁并,也要面临减班压力大家想尽办法巩固生源,为学校发展卯足全力,管制促进学生适度流动,也让整个区域学校发展「均衡一下」。

彰化县教师工会理事长方仁瑞则指出,彰化县考私风气太盛升学主义挂帅,有些学校甚至牺牲所有专科教室空间转作班级教室;学校应配合新课纲发展教师教学专业成长,打造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才是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