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负债千万家庭代工 翻身年营收20亿珠宝加工厂
▲站在日成工厂所在地龙仔厝府的知名寺庙前,二代林志谦( 左2)、林如茵( 右2)夫妻与业务大将王政隆( 右1),是联手近20 年、拚出好成绩的营运铁三角!(图/商业周刊/摄影程思迪)
文/林洧桢
正当美国最大珠宝商蒂芬妮、中国最大珠宝集团周大福等,均身陷不景气而营收衰退,来自丹麦的潘朵拉(Pandora)却3年营收翻倍,被业界公认为最强黑马。
许多人都喜爱潘朵拉,但极少人知道,它的主要生产基地在泰国,目前不到两成的委外加工单中,近半来自一家在泰国的台湾珠宝加工厂「日成珠宝」。
潘朵拉原本均由旗下泰国工厂生产,直到2014年因市场需求大增与发展玫瑰金新产品,才首度释出委外代工订单,在泰国这个珠宝生产大国,掀起业界激烈厮杀,因为这是抢到就能摆脱不景气的黄金订单。
日成如何在激烈竞争的泰国,拿下这黄金订单,成为潘朵拉四家委外加工厂中,唯一的台厂?这其实是一对师徒、两个世代,在异乡花了四分之一世纪,打拚的结果。
1989年,国小毕业的台湾珠宝师傅林碧源与徒弟、新荣工商机工科毕业的林志谦,前往泰国发展,但两人外语都不灵光,一度还靠在泰国珠宝展上现场摔珠宝,以「怎么摔都不会掉」的这种原始方式,来证明手艺。同时期赴泰国约20家的台资珠宝加工商中,他们是最不起眼的末段班业者。
但如今,这家C咖台商,是年营收超过20亿元的泰国前三大银饰加工厂,规模仅次于潘朵拉、施华洛世奇两大珠宝在泰国的品牌原厂。
这家奠基于第一代手艺的企业,现在当家的是林志谦与林碧源长女林如茵这对二代夫妻档。
林碧源早年是从事珠宝制作与外销的珠宝师傅,在新北市板桥开设珠宝店。80年代后期,新台币快速升值冲击外销生意,而泰国是当年仅次于义大利的全球第二大珠宝出口国,拥有完整供应链与珠宝学校培养的低廉人力,这让林碧源决定带着全家移民泰国,续拚珠宝事业。
当时40岁的林碧源视26岁的林志谦为接班人栽培,而林志谦感念师傅,也决定一起南向。但新公司脚步还没站稳,就遇上西班牙客户严重倒帐,公司由盈转亏,负债数千万元,合伙人全被吓跑,只剩师徒两人苦撑,一度几乎倒闭。
后来林碧源把刚从泰国国际学校毕业、能说流利英文的女儿林如茵找回家,克服语言障碍找新订单。其后,女儿与徒弟结婚,第二代接班,一人负责管工厂、一人负责冲业务。
「只要能收到钱,有单就接!」林志谦思考,要快速扭转危机,得抢大单才行,但当时财务艰困,难以抢到更多师傅来增加产能,于是把脑筋动到改良制程上。他把原本由1位老师傅、从头做到尾的流程,拆分由8位新手来做。这种颠覆传统「师徒制」的做法,招募新人培训即可上手,员工学到局部技术,不容易被挖角,可有稳定人手应付各式订单。这走到绝路而想出来的点子,在泰国同业间首开先例。
泰国最大电镀厂、杰克森(Jackson)总经理杨昆池观察,相较多数泰国台商变身亿元企业,生活变宽裕,经营就易松懈,林志谦赢在十多年如一日,专注改善制程。他在2000年美国3D列印机刚问世不久,就买进一台要价20万美元的3D列印机,想挑战机器制模。现在日成几乎模具都是3D列印,以更少时间产出更多元的产品。
靠着颠覆传统,这家台湾珠宝加工C咖,变身泰国A咖,并夺得台湾首档珠宝股头香,尽管第二代将事业拓展至另一层次,但挑战从未停止。
【更多报导 】
「给警察看一下证件又不会死?」这些人不是没法律常识,是对「权力」太没想像力
宅男医师带着2支萤光棒,一个人去看五月天演唱会,只为了老婆临终前的一句话...
一例一休现形录》倒闭老板心声:不是我想苛刻劳工,但愈想守法,亏损就愈大
「存股」毁掉我爸!600万8年后剩270元,儿悲恸:这档化成灰我都认得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