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名师独家拆解 基北区会考高分关键

文/单小懿

▲距离国中会考不到4个月,专家建议与其把时间平均分配给5科,不如专注冲刺最擅长的科目,更有利快速拉高会考总积分。(图/商业周刊提供/摄影赖建宏

台北市教育局在新市府团队上任后,首度针对学校行政人员、辅导老师家长会,进行今年12年国教适性入学和适性辅导的宣导研习,最后老师发问的焦点,仍然集中在会考制度,尤其今年基北区将在超额比序中,首度施行的「十量尺」制度,不利中后段学生,引发热议

今年基北区会考制度,在志愿序放宽之后,会考成为决定学生进入理想学校的关键。又因基北区考生近8万人,是全台湾第一大考区单凭计算会考总绩分,会出现很多同分的学生,无法分发,必须将各科再分成十分来计算总积点,就是「十量尺」。

简单说,等第的「大尺」、先于十量尺的「小尺」。先拿A、B、C三等第计算会考总积分,如果出现同分学生,再拿十量尺重新计算;如果还是同分,最后按照国、数、英、社、自的顺序各科比较。

为何十量尺不利中后段、即三等第中,落在B和C的学生?

就目前十量尺的设计,平均分数定在3分,拿1到3分须答对的题数,跟拿4到10分须答对的题数差不多,意思是考生至少要先答对一半的题数,之后多答对一到两题,就可以在十量尺上多进1分。

以去年英语科答对题数为例,总共40题,答对21题内得1到3分,继续答对剩下21题可往上得4到10分,等于考生得先达到21题的平均分数门槛,之后答对1题得分,等于前头答两题得分。

大公卫系教授季玮珠称其为「半屏山」量尺,主要用意在区分中高到高分群,却把中低分群的量尺画得很粗,就算答对题数大增,分数提高有限,降低低分群学生的学习动机;「量尺,只考虑区隔高分群,忽略低分群可能分不开。」季玮珠说,「若是为区隔同分,就该照顾所有的人;低分群也需要被看见、被鼓励。」

对鼓励升学的偏远国中而言,考试资源不及都会区,学生多数落在中后段,十量尺容易让学生觉得怎么努力都进步有限。

论会考制度设计,十量尺「重高轻低」,有其缺陷,但政策已定、势在必行。不过,制度的缺陷可用应考策略克服,并非完全无解。

研究升高中策略近20年、景文高中国中部主任卓意翔分析,争议的焦点放在十量尺,忽略了十量尺是被放在A、B、C三等第的大尺之下;换言之,等第是最大的架构,中后段学生的应考重点,应把最有机会升等的科目拉升一个等第,让会考总积分多两分,才有助于进入理想学校;「计较各科在十量尺的分数,未必有助于提高会考总积分。」

由此基本逻辑往下延伸,家长和老师协助9年级考生准备会考时,建议优先冲刺升等边缘的科目,假设学生的模拟考总成绩是5科C,总分10分,准备考试就该选择其中答对题数多的科目,集中火力设法将该科提高到B,变成1B4C,总积分变成12分;「按照今年的制度,多两分可以差到10个志愿。」卓意翔说。

卓意翔也特别提醒家长,因为98.5%的学生在志愿序和多元学习都拿满分,导致会考成为进入理想志愿的唯一关键,学生容易对考试以外的事物毫无兴趣,变成比较竞争的机器;「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从事学科外的多元发展,找到考试以外的自我价值,人生值得计较的绝对不是分数!」

【 更多报导

消防衣不耐烧、氧气面罩戴不上...第一线消防员的悲惨火场

春节票下周开抢》花莲普悠玛火车票不能说的秘密:抢票SOP大公开!

为什么明明有两家早餐店在眼前,我却还是走向便利商店

学学!初中毕业水电工阿伯,这样考出多益875分

从来都不知道凡士林居然还可以这样用,真是太神奇!居家必备!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