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两岸携手太空漫步不是梦

旺报社评

大陆火星车「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为期3个月的巡视探测,成为全球第2个在火星表面巡视,并执行探测任务的国家。美国太空总署(NASA)署长尼尔森在推特上表示祝贺和期待,西方媒体也都正面报导此消息。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刊文,称赞中国完成了其他航天大国耗费数十年才能实现的任务。这反映出祝融「探火」确实厉害,而且大陆的「火星计划」将有益于国际空间合作,美、欧不会拒绝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分享。

太空竞赛比拚的是综合国力

祝融号的成就并未引起台湾太多讨论,除疫情激增让民众无暇他顾外,台湾太空实力太弱,民众对太空问题毫无兴趣,更是主要原因。今年初,台湾飞鼠玉山两颗立方卫星搭乘美国SpaceX火箭升空后一度失联,最后还是靠外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接收到信号才找到踪迹

从冷战时期美、苏太空竞赛,到如今中、美、俄、日、欧各显神通,航太领域历来是大国必争之地。大陆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钱学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航空工业委员会随即成立,统一领导航空和火箭事业。1970年大陆发射第1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7年嫦娥一号登月,大陆航天事业逐步成长。

随着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大陆最近几年探月工程的突破,引起美国警觉,停止登月活动40年后,又提出「重返月球」计划。NASA署长尼尔森手持祝融号照片美国国会要求经费,反映出美国优势缩小后的紧迫感。太空竞赛比拚的是综合国力,在中美国力逼近的今天,航天领域的角力势必加剧,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全球航天技术进步,也提供了全球各国探索航天合作的契机

除火星探测外,大陆载人航天工程第3步,太空站的建立,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天和核心舱成功升空而拉开序幕。多年来,国际太空站由美、俄、日、欧、加等国垄断,中国虽有载人航天的丰富经验和太空人队伍,却迟迟未能加入。如今国际太空站严重老化,多次传出或在2024年退役,中国太空站预计明年建成,大陆官方已宣布将向世界开放,很可能成为各国太空站合作的不二选择。

两岸航太合作大门并未关上

两岸也曾有过航太交流合作「蜜月期」。早在1995年就开始举办学者交流活动,展开人才培育计划,两岸大学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至今已举办11届。2003年大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曾搭载台湾农作物种子升空,迈出了两岸太空技术育种第一步。2013年,连战再次访陆时还访问了北京航天城时任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谈及两岸航太合作时还表示「今后一切皆有可能」。可惜的是,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两岸在非战略性高科技领域互动都日渐减少,更别谈最尖端的航太合作了。

事实上,大陆并未关上两岸航太合作大门。2018年大陆启动第3批太空人选拔,就将港澳台人才纳入,最终虽然没有任何台湾人脱颖而出,但随着太空站和登月计划不断推进,需要人才更多,相信迟早会有人搭上大陆太空船一圆太空梦。台湾出生的美籍太空人林其儿(Kjell Lindgren)受到不少年轻人欢迎,两岸也应探索共同培养太空人计划,为台湾航太人才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若有朝一日两岸太空人携手太空漫步,必将成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