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美丽岛英雄」的私下谈话──蒋经国放手民进党组党的阳谋(二十六)(龙城飞)

美丽岛事件史料汇编,显示杂志社运作前就已被情治单位掌控。(图/国史馆提供)

1980年04月18日警备总部军事法庭在台北军法处举行合议庭,公开审理美丽岛事件。(中时摄影组摄)

笔者持续讨论「蒋经国放手民进党组党的阳谋」的相关话题。本次的主题继续民进党组党7年前1979年12月10日发生的「美丽岛事件」研究,主要引用2022年1月国史馆与国家人权博物馆出版张世瑛、林映汝编辑《美丽岛事件史料汇编》第二册,由官方的机密文件了解当局对于「美丽岛事件」形成的过程。

《美丽岛事件史料汇编》中的资料选择与讨论。

一、民国68年(1979)10月15日,(《美丽岛事件史料汇编》(二),第285-298页)

施明德、张美贞等9月29日在高雄市研讨有关反对党组织问题资料,1979年10月15日,国家安全局资料(图文:龙城飞)

主旨:检送施明德、张美贞等9月29日在高雄市研讨有关反对党组织问题资料。

施明德:

1.现在「党外」看到台北、高雄服务处搞得不错,所以台南、彰化都竞相要求成立。服务处在于从事党外政治活动,不能把主旨歪曲。

2.目前高雄服务处最大的危机是周平德,其人平时难与相处。俟再观察一段时间,如仍不改,就将高雄服务处重新改组,把他排出去,现在不宜直接冲突,且只能插手高雄地区基金会的事,服务处是总部的,他无权干涉。林景元担任基金会主委太软弱,以后基金会要每月召开一次。

3.黄信介希望许信良出国后让黄天福(黄信介胞弟)加入五人小组,以巩固黄信介的地位。

4. 联谊会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目前最热衷者有张春男、吕秀莲、周平德等,彼认为没有总部的补助,仍可生存。其实联谊会是栽在陈婉真的手里,陈婉真出国后,台湾之音大肆渲染,把联谊会搞垮了。

5.我已将在台湾设立11个美丽岛服务处的消息告诉干事会及义务工作队,把事情(工作)分出去,免得大家认为:我一个人在掌权。

6.党外总部就像中央党部,下设有各组,负责各方面的事务。现先把架构建立起来,再充实内容;因为国民党可以容忍,趁机赶快成立,这是富有危险性的工作,待国民党不能忍受那就难了。

7.各地服务处的组织,就像一个大漩涡,越卷越大。我们的方法是先求形式的突破,再求内容的充实。现在国民党正在忍受中,我们再进一步,他们还会退一步。现在我要2个月内完成设立各地服务处,然后在在总部设立秘书处,遴选负责人及新闻干事、参事等。

8.每个人都想有头衔,这是政治奥妙之处;我宁可让他们挂个空头衔,也不愿大家互争主任或副主任。再说总部也需要人选,负责和八十年代或春风杂志协调联络事宜。需要一位新闻干事,迄未寻得适当人选,或许这一工作就由我或张俊宏来做。

张美贞:

1.高雄服务处中以杨青矗较佳,如果他走的路线没偏差,做事、谈话算很得当。

2.周平德是最大的问题,自命清高,开口闭口就说:地区常司令对他如何如何。

3.黄天福很老实,不会把权。吕秀莲对自己的实力估计错误,她与张春男夺权实在太明显太厉害了。

4.联谊会组织虚有其表,今天开会张春男迟到,手持麦克风,这是他认为施明德搞美丽岛,他就来搞联谊会互别苗头。所以,你(施明德)别插手联谊会,让其自生自灭。联谊会成立的目的,在促使政府恢复选举,做其他的事就让人莫名其妙。

5.吕秀莲所着「台湾的过去与未来」被查禁后,即高兴的通知我说:提高了该书的知名度。今天在会场竟自己卖,不由总部统一贩卖,简直在敛财。我曾问她为何如此,伊告以:帐目不清。其实总部是服务性质,帐目实在难算。

6.党外书籍最近不及一个月已售出十余万元。

7.党外总部的组织太庞大了,人、事又少,有些不切实际。固然,总部是中央党部的组织,但都是空虚的;现整个总部好像只有我们两个人,而各服务处设立后,我们并不了解其派系及困难。因此应一步步踏实的做,不做不切实际的扩充,否则连出版社都会亏掉。

8.我同意施明德的构想,我们应该是视需要扩充组织,而非扩充后大家无所事事。现在我觉得党外总部乱七八糟,大家职位高,但没几个真正做事的。

对于以上对话,笔者评论如下:

第一、1979年9月29日施明德与张美贞等在高雄市研讨有关事宜,警总方面10月15日办理签呈呈阅,此稿不长,整理期经过两个星期,应不属紧急事宜,但是所透露的意义十分重要,主要在于施明德表现出其企图心、组织力以及当时全省反国民党的党外声势的高涨。

由于台北、高雄美丽岛服务处搞得不错,台南、彰化等地要求成立。施明德乃计划在全台设立11个美丽岛服务处,专责从事党外政治活动。并谓「党外总部就像中央党部,下设有各组,负责各方面的事务。现先把架构建立起来,再充实内容;趁国民党还可以容忍,赶快成立」,事实上,已经在组党。如果让施明德的计划逐一落实,以两周成立一处速度,半年之内,「美丽岛政团」声势浩大,以地方势力对抗中央,以在地政治人物围困外省统治集团的局面将清楚浮现,在之后平均两年一次举行的地方议员、县市长与中央民意代表选举,以本省、外省人口五比一的悬殊比例下,国民党在选举中只会节节败退,国民党当局将面临1949年时被中共以乡村包围城市战略击溃的危机再现。任何人在当时的国民党上层掌权,皆不可能束手待毙,产生及早消灭刚刚浮出的美丽岛势力的心思是非常正常的事。

第二、美丽岛集团刚刚成形,抢位子、抢出锋头的情形是自然的,许多参与者来自基层,素质不高,也属正常,施明德对此现象觉得并无不当,说明他确实有革命家的思维和风范。他在1964年被以叛乱罪判处无期徒刑,1977年减刑释放,期间他苦心阅读各类能看得见的书籍,笔者认为他对于美丽岛集团的布局,颇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大开大阖架式,而不是国民党式步步为营的模式。后来民进党的发展思维与作法,亦不承继证明已经不成功的国民党遗绪,而多学习中共的战略战术。由此,笔者认为两岸关系由共产党和民进党对峙,颇有可观之处。

第三、张美贞为张俊雄(后陈水扁时期的行政院长)胞妹,其和施明德对话颇为得体,对于施明德的天马行空,起相当务实的作用。

二、民国68年(1979)10月16日,(《美丽岛事件史料汇编》(二),第292-294页)

主旨:检送黄信介、姚嘉文、施明德等9月28日在高雄市美丽岛服务处集会后私下谈话资料。

黄信介:

1.民主政治下的选举,不应限制候选人的学历,因有些人学历高而无品德,学历低却肯为百姓服务。因此,应由老百姓去选择。

2. 选举法规中亦不应限制助选区域。姚嘉文等所撰「选举法规试论」一文,将刊载美丽岛杂志第二期。

3.尔后演讲要针对国民党,向老百姓说明国民党和共产党斗争之经验,可能会打败共产党。但他们(国民党)对统治台湾却毫无经验,故始终无法治好台湾。

4.我们要掌握春风杂志的政治路线,不能有所偏差,故美丽岛投资春风杂志,另派人监视其路线。

5.美丽岛与「八十年代」同为党外杂志,但路线不同,康宁祥是要藉「八十年代」与国民党沟通意见,我们是以美丽岛向老百姓表明我们的政治理想。「八十年代」都派人到本社观摩,而却不准我们去看他们怎么做的,以后不要他们派人来看。其实康宁祥如此做又有什么用呢?党外如果没有地位,我们又有什么前途?

6.10月2日,余登发生日,因其属统一派,立场与我们不一样,故不想参加。(按黄友仁等在凤山国父纪念馆为余登发举行庆生会,黄信介未到──余登发当时在狱中,笔者注)

施明德:

1.姚嘉文、张德铭、林义雄草拟的「选举法规试论」,太保守了(姚嘉文随称:那只是试论而已,尚未定稿,还要讨论)。

2.以后我们做事都要有计划,分工负责,黄信介仅作大方向之决策,不必事事亲自处理。各县市服务处之成立,不能太过紧张,最好两周成立一处。

3.渠与统一派王拓、苏庆黎负责之春风杂志商讨结果,原则上由我们经销,但书内不可有像鼓声杂志之创刊词,因该刊即因创刊词不当而被查禁。

对于以上对话,笔者评论如下:

第一、由黄信介的指示,说明他不是简单型的地方政治人物。他认为「国民党对统治台湾却毫无经验,故始终无法治好台湾」,这样的评语,警总搜集以后,层层上报,未见有国民党高层以此来向黄信介请益,如何改弦更张,治好台湾?却反而计划将为首的黄信介抓捕起来,那么,所谓国民党高层,岂不是「阿斗治蜀」、「为渊驱鱼」吗?

第二、黄信介不能善用温和派的康宁祥系,情绪化地抵制统派的高雄大老余登发,以及不信任王拓、苏庆黎(父苏新,早期台共)等年轻本省籍统派,也说明其易受身边下属耳语左右而格局不够的情形。

第三、施明德希望黄信介仅作大方向之决策,说明二人分工合作方式明确,实际工作由施明德负责,「黄施结构」确实有利于美丽岛政团发展。吕秀莲在《重审美丽岛》第106页中说:「张春男认为美丽岛政团的权力结构可以用五位一体表达:黄信介是帽子,许信良是脸谱,姚嘉文是颈子,张俊宏是胸膛,施明德是两只脚。要使五位一体产生活动力,非靠双脚勤于走动不可。」

三、民国68年(1979)10月16日,(《美丽岛事件史料汇编》(二),第292-294页)

主旨:检送施明德等10月12日在高雄市美丽岛服务处集会谈话资料。

施明德:

1.美丽岛高雄服务处,周平德与杨青矗不和,由于高雄市系重点地区,组织必须严密庞大,故拟请陈菊至高雄接任充当连络人。

2.10月13日社务委员会议将研讨成立书报公司,以统一发行党外书籍。10月25日光复节台中集会,要周密计划,摆硬姿态活动。

黄德和:台湾1300万同胞赚钱养400万外省人,还受他们的统治,实在不公平。

王天偿:我们政府无能,国会里尽是老头子。国民党办的选举,没有一次是公平、公开的,都是做票所赢得。台湾人是人家的附属品,真可怜。

蔡有全:

1.我在美丽岛总部办理配销运送工作,根本不受重用,做得极为烦厌。

2.此行引导亚洲人权协会港籍何姓会员,南下高雄访晤被国民党列为的阴谋份子及教会偏激份子郑儿玉等人,目的在搜集有关台湾人权及美丽岛各县市发展情形等资料。

3.陈永善(即陈映真,笔者注)被捕,调查局人员未按法定手续于半夜撬开门锁,擅自闯入陈宅逮捕。所以美丽岛首要份子当即召开会议,虽然陈某是统一派,立场不同,但基于人道,决定由施明德、艾琳达电告「美国台湾之音」及「美国世界作家协会」展开救援行动。

4.案发当日,陈永善家属即通知在美国胞弟,告诉在美国哈佛大学准备演讲的陈鼓应,渠即将演讲题目改为陈永善与台湾前途,控诉国民党实施军事统治及屡次迫害陈永善之详细经过,当场痛哭流涕。数日后,美国各报大幅刊载。被捕后翌日即交保释放。

谢秀雄:美丽岛杂志第二期,在台南销售甚佳,引起警察眼红,而去没收。经销书店来电告知,我即向警察局长表示:「没收可以,但要开收据」,结果不敢再没收了。

对于以上对话,笔者评论如下:

第一、美丽岛高雄服务处中周平德与杨青矗不和,而在1980年6月2日「高雄事件」司法部分审理终结宣判,其中,周平德与杨青矗皆判有期徒刑6年。后来二人有没有关在一起,需进行了解,因为张俊宏先生告知,警总、调查局皆善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处理异议人士。

第二、施明德调陈菊至高雄接任美丽岛服务处连络人,造成日后陈菊在高雄长期经营的源由。陈菊能够慢慢出头,和她长期不与同侪争竞以及多做沟通与服务工作有关。

第三、黄德和说「台湾1300万同胞赚钱养400万外省人,还受他们的统治,实在不公平」,以及王天偿说「我们政府无能,国会里尽是老头子。国民党办的选举,没有一次是公平、公开的,都是做票所赢得。台湾人是人家的附属品,真可怜」。这样的话,应该是当年不少台湾基层社会普遍的心声,国民党当局来台逾30年,中上层人物渐次习惯安逸的环境,却和台湾地方与基层、底层脱节。笔者认为国民党在台湾的建设有目共睹,且多数外省族群并未从中获利,相对于中共在大陆的施政,1980年代末以前,国民党成绩基本有80分,应是公平的,但是国民党未能带领外省族群与台湾社层融合,确实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

第四、由陈映真(陈永善)被捕事件,说明国民党当局当时处于风声鹤唳的心理状态。陈映真在1968年由于组织读书会阅读马列主义被捕,判刑十年,1975年减刑出狱,却由此名满天下,徐复观称其为「台湾海峡第一人」。1979年,国民党当局将美丽岛人士视为主要「敌人」之际,突然逮捕左翼的陈映真,却立刻遭到海内外文学家、异议人士以及国际媒体关注,致国民党当局马上放人,此出尔反尔,实在是得不偿失。毛泽东在解放之初,形势不明,且共产党人多来自农村,交代共产党人不要「四处出击」,也就是要低姿态,「分进合击」以掌握全国。国民党当局在1979年,遭美国政府「出卖」后,未能定下心来稳扎稳打,反而「四处出击」,后来就是「四处碰壁」。

初步的小结

吕秀莲在《重审美丽岛》〈序言〉中说:「美丽岛事件是台湾民主化运动的分水岭,它对政治、社会、文化方面,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和蜕变。在此之前,台湾处于政治恐怖、社会阴暗、文化荒芜的状况,在此之后,台湾逐渐呈现政治民主、社会开放、文化蓬勃的生机。」吕秀莲的观点,是否主要对于当年争取民主政治的党外人士(尤其是受害者)为真?而对于国民党的支持者来说,是否可能由于不曾感受到压迫,以及对国民党在台湾治理成绩总体感觉良好,而不完全同意吕秀莲的说法?

笔者在1980年以后的郝柏村日记与回忆录中并未看见其同等于吕秀莲对于时代变迁的感受,说明当年以至于今天,许多的国民党支持者仍缺乏重要与深刻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不能认识其今日的处境是过去的历史所演变过来的。1980年的中华民国的政治改革以及台湾的社会改革已经到了临界点,抗拒改革的结果造成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根基动摇而迅速衰退。如上期笔者的文章中所述,1980年以后,国民党外省集团政权由于处置美丽岛人士过于急遽,使得美国政府与媒体以及许多岛内外的知识分子感受不佳,事实上也没有能够压制台湾本土政治力量的兴起,反而创造了许多「美丽岛英雄」。待黄信介等人出狱后接掌成立不久的民进党,如猛虎出柙,蒋经国先生过世,原国民党上层即开始瓦解。笔者认为吕秀莲所描绘的「美丽岛事件是台湾民主化运动的分水岭」,是有洞见的,但是需要进一步地具体分析。

警总保安处函国安局情报报告,为美丽岛杂志社高雄市服务处举办演讲会报告(1979年12月10日)(图文:龙城飞)

另外,笔者注意到,许多当时的美丽岛会议非常小型,而警总却能及时取得内部资讯,说明其在党外中布线既深且密。有些内部的谈话,只有2、3人在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警总仍能及时取得情报,其中有一个人是警总或调查局内线,应属可能。至于有没有可能,有时候2、3人都是内线,彼此属于不同上级,那么他们的对话就太戏剧化了。笔者讲这样的情节,不是没有道理,下期分晓。

(作者龙城飞,原名杨雨亭,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

【未完待续,龙城飞专栏每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