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美猪」早已进口逾50万吨 以两种肉最多...

瘦肉精?「美猪」早已进口逾50万吨,以两种肉最多。(示意图/记者李毓康摄)

文/黄龄谊

谈到美猪你会想到什么?政治人物的口水战、还是猪农上街抗议冲突画面?2017年3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公布「2017年各国贸易障碍评估报告」,点名台湾在进口猪肉牛肉议题并未依据国际标准,又让国内再度掀起一波是否开放美猪进口的讨论。

现任卫生福利部部长陈时中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只要确保食用安全,他不反对解禁」,但此发言却遭批「弃守食安」、「出卖人民健康」。但回到客观科学证据上来看,开放美猪进口就等于罔顾人民健康?对国内猪农来说真的会造成严重影响吗?

事实上,我国早于2005年就已经全面开放猪肉进口,近20年来进口的美国猪肉产品更高达50万公吨,其中以「冷冻肉」及「杂碎」为最大宗,几乎每年占比皆在98~99%左右,其余项目包含「生鲜冷藏肉」、「调制肉」、「肉罐头」,但进口数量非常少。换句话说,其实目前争议的重点并不是在「是否开放『低价美猪』进口」,而在于「是否要开放『含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进口」。

而「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又是什么,有争议就代表它的毒性很强吗?其实并不然。俗称瘦肉精的乙型受体素(β-agonists)是好几十种不同成分的药物统称,莱克多巴胺只是其中一种毒性较低的类型。瘦肉精一般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但因能提高畜禽的瘦肉比例,减少饲料成本,并使卖相更好、提高售价,增加养猪户的利润,因此也被应用于畜禽饲养。

其中,因不当使用而曾在国际上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瘦肉精包含克仑特罗沙丁胺醇等毒性较强的种类,欧盟也因此于1996年便禁止瘦肉精用于非治疗用途。而莱克多巴胺则是美国药商礼来公司后来研发出的新种类,因毒性较低,于1999年在美国通过核准,可添加于饲料中。

因此,讨论含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猪肉是否可以进口,并不是因为它的毒性很强、需要禁止,而是因为它是瘦肉精种类中毒性较低的类型,也是美国已经通过可添加于饲料中的瘦肉精,由此国际上对于莱克多巴胺的残留容许量标准才有多元的讨论。而其他毒性较强的类型,在国际讨论上则较没有争议。

2001年厂商也在台湾提出莱克多巴胺的检验登记申请,并开始进行资料审查流程,但受到2006年中国发生瘦肉精克仑特罗中毒事件的影响,我国农委会遂将所有类型的瘦肉精都列为禁药,莱克多巴胺在台湾的查验登记审查也因此停止。

直到2012年7月5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下简称CODEX)通过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之最大残留容许量标准,成为管理莱克多巴胺的国际准则。我国也于2012年9月公告增订牛肉中的莱克多巴胺残留容许量,依循CODEX之标准订定牛肌肉中为10ppb。

但因国人喜食内脏,且猪肉的食用量较多,因此包含牛只的内脏部分及猪肉等,我国政府皆未采用国际标准,而是表示将依国人饮食习惯进行风险评估。但自2012年至今,主管机关仍未完成相关报告,也使国内对此议题的讨论始终在原地踏步,让台湾民众的认知也停留在纷争阶段。

事实上,台湾若没有任何研究和科学根基、仅一味抵制的话,在国际贸易上很难让各国信服。国立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詹长权即表示「台湾既然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我们所有订定规范过程就要符合国际上通用的规范,这个过程就需要经过完整的健康风险评估,才能得到台湾是不是能采用有别于国际通用的标准。」

由上述讨论可知,台湾目前相关健康风险评估的执行还有待加强,2012年至今不仅研究停滞、标准不明,每次讨论到此议题,都停留在打高空的政治话术。对比早先食药署在舆论压力下放弃基于科学专业修订的「氟派瑞于茶类中之残留容许量」,台湾社会似乎已走向「食安口号」可以凌驾科学专业的情形,令人遗憾。

你应该要知道的食事2017年3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公布「2017年各国贸易障碍评估报告」,点名台湾在进口猪肉、牛肉等议题并未依据国际标准,也让国内再度掀起一波是否开放美猪进口的讨论。究竟开放美猪进口是否等于罔顾人民健康?对国内猪农来说是否又真的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呢?在进一步分析以前,先跟着《食力》一起了解这个议题的来龙去脉吧!

本文由food NEXT食力【「美猪」其实早进口 现在到底吵什么?】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