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回收假酱油」宣判 老板13.5年徒刑、罚462万元!

执法人员去年1月查获天津独流镇假调味料基地。(图/翻摄自新京报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黑心食品无处不在,2017年1月时,天津独流镇被爆沦为假调味料基地,每日生产大量假冒各大品牌酱油、醋、味精等。日前法院判决出炉,共有25人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6个月~13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以人民币5千元(约新台币2万3千元)至1百万元(约新台币462万元)的罚款

综合陆媒报导,位于天津市区西南30公里的千年古镇独流镇,制造假调味料的情况猖獗,不少普通民宅内,每日生产大量假冒各大品牌的酱油、醋、味精等,冒牌调味料中更被发现含有害原料,其中鸡精致癌物、酱油使用工业盐,就连一些香料也是回收用过的八角、花椒制成。

▲据了解,独流镇制造假冒调味料相当有名。(图/翻摄自重案组37号,下同)

据了解,知名品牌像是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李锦记等无一幸免,而且这些假调味料的包装和正货几乎一模一样,用手机二维码也可扫出相关内容

相关人士表示,独流镇制造假冒调味料相当「有名」,而且假货齐全销量大,可以从当地一个「经销商手中,把所有冒牌假调味料采购齐全。整个独流镇的造假工场至少有4、50间,假工厂分散在镇内多个地方隐蔽加工,大工厂每日出货量差不多5、6车。

涉案产品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检出铬,检测结果为2.4mg/kg。铬是一种重金属,当地规定食品中的限量值为0.3mg/kg(鲜乳类)至2mg/kg(鱼贝类),若长期食用铬超标的食品,会危及健康,也可能引发多种癌症

除此之外,独流镇更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有人供应冒牌纸箱标签,也有专门的人负责回收瓶装类的调味料,洗干净后再卖给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独流镇每天生产产值约为人民币50万元(约新台币231万元),年产值更是人民币上亿元。这些劣质调味料透过物流流向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四川等地。

静海区法院审查后,日前判决假工厂负责人邢俊成邢俊伟、丁国庆、韩西凤马疆永、陈亮韩树利等25人,将被判处6个月~13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以人民币5千元(约新台币2万3千元)至1百万元(约新台币462万元)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