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从阅读到素养,在阅读中向未知前进

文/王惠英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当前的阅读教育已提升为素养教育,成为一个人能够「阅读生活,理解世界」的重要能力

2015年,成立60年的国际阅读协会(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IRA)更名为国际素养协会(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 ILA),主张阅读力应升级为素养力,同时将素养定义为在各种情境与跨领域下,能使用视觉、听觉、数位媒材来辨识、了解、诠释、创造、计算及沟通的能力。

要有将知识变成力量的能力

但到底什么是阅读?一篇文章、数据或图表的解读,可以称为阅读吗?「阅读是一种看得到的行为,但不代表真正阅读的内涵,」品学堂创办人黄国珍指出,以前看孩子有没有阅读,就是看他有没有把书拿起来;现在谈阅读不只是阅读,而是阅读的历程,也就是加进「时间」的条件,看孩子把书拿起来和放下来的过程中,他的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没有发生理解或学习而形成认知的改变?

「世界地图并不是世界本身,就像有知识不代表有条件和能力去对应我们看到的事情。」去年全台共跑了192场素养教学工作坊的黄国珍,开头分享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在20世纪的教育,知识就是力量;但在21世纪的教育,透过手机就能快速取得知识,面对未来需要的是将知识变成力量的能力。」

黄国珍侃侃谈到,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是由片段讯息所构成的,通常是由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脑补」;也就是说,「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由我们的头脑建构出来的」,而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这个世界。

不是阅读文字,而是处理讯息

以前阅读教育的焦点都放在文本上,其实划错重点;真正的关键在于「读者」。「读者」如何进行阅读理解、是否拥有阅读素养,决定他在文本中读出什么内涵,看见怎样的世界?

黄国珍说,一篇文章被读出什么,并不是文章本身,而是读者读出来的结果,「以前每篇文章都有固定的主旨,但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主旨是不要像主角一样爱慕虚荣,就变成了道德劝说文。」

「从甲骨到平板,阅读从未消失,而理解更为重要,」黄国珍强调,阅读不是阅读文字,而是处理讯息。文字其实代表讯息,孩子要能解读文字、图表、数据,变成一个跨科域的重要核心

教孩子有理解和问问题的能力

这个世界充满未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是我不知道。」黄国珍认为拥有「问题意识」很重要,因为问题是打开世界的钥匙,而答案就在问题里。从未知到已知、有问题到有答案是探究思考的过程,素养教育就是让孩子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有理解和问问题的能力很重要,」黄国珍指出,不管在人生或社会议题上,都要有理解的能力(不是主观解读,否则可能带着偏见),才能往前走一步;问问题,则是回过头来检核,思考自己到底面对什么?

「对我而言,阅读不单单是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而是阅读生活、理解世界,」黄国珍坦言,自己在阅读上的最大学习,是能够成为一个「发现和愿意接受自己可能是错误」的人。

◎品学堂:跨科阅读课程教素养

目前品学堂大力推动以阅读素养为核心的跨科阅读课程,为期18周、每周2小时,每篇文本都包含阅读素养中「撷取讯息」、「统整解释」、「省思评鉴」三个理解层次的核心能力练习,而且内容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三个学科范畴,以不同主题与文本形式来落实阅读素养。

例如,〈慈善殖民主义〉即是课程当中一篇社会科学主题的文本。股神巴菲特将他9成以上的财产捐出去的第二年,他的儿子写了〈慈善的殖民主义〉,投稿到《纽约时报》。文中披露,他发现慈善机构的问题颇多,包括捐钱了事的心态和现象、问题的制造者就是慈善事业的投资者、慈善成为一种少数富人把持的工具等等。

黄国珍分析,这篇文章从头到尾没有看不懂的生字,整理出各段落的大意后,接着要带孩子讨论什么?从文本中撷取讯息、统整解释到最后的省思评鉴,跟著作者发掘问题、厘清问题的过程,发现慈善机构背离了「人道关怀」的本质,进步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生命受到照顾,那么社会进步和人道关怀的关系又是什么?台湾是一个社会进步的环境吗?为什么?(文/王惠英)

◎静宜大学:阅读与书写,为大学学习培力

静宜大学大一国文不是传统的古文观止、国学常识,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与书写」课程,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以面对大学专业领域各种繁杂知识,并加强将专业知能融入敍事力。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副教授陈明柔,也是静宜阅读书写研发创意中心主任指出,许多学生在进大学前,作文就是和考试分数画上等号,只会写考试作文,却无法在进大学后转化、应用成为表达叙事能力。再往源头探,从阅读就出了问题;因为过往训练只为了填写答案,没有考卷后,学生无法自行筛选判别讯息,也欠缺梳理文章资讯脉络的能力。因此,阅读与书写的课程,以战争流离、亲情家庭等各种主题议题和学生紧扣,由老师带领学生深度阅读,进入文学作品中的生命经验,也勾起学生的生活故事经验。陈明柔强调:「一旦学生对文本有感,觉得不再与自己无关,无论文言或白话,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再进阶的课程,就是让学生实地深入社区、文化地景,以自身所学跨系进行文学创作及议题提案,培养多元叙事及解决问题能力。陈明柔强调:「从大一开始,课程比较像是补救,但阅读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能力,如果能愈小开始奠基,对于往后的学习会有相当大的帮助。」(文/陈培思

视角媒体教育工作坊:从实作培养媒体素养力

随着网路时代资讯量大增,读者必须具备媒体识读,能认识和解读媒体的讯息。然而,媒体素养不一定有资源配套可以教,端看个别老师和民间团体开设各种相关课程。媒体素养课程经常从实作出发,让学生了解媒体产制新闻过程,包含新闻如何取舍、判断以及选择切入角度,如何筛选组合讯息。高雄新庄高中公民与社会科老师吕昱达,利用暑假期间开办「视角」媒体识读教育工作坊,带领学生培养「媒体识读」能力。先从理论带入,实际评析新闻。工作坊课程中,学生必须阅读各大报同一则新闻,撰写评析报告,比较不同媒体对同一则新闻报导是否有差别,报导中有哪些不符合新闻专业与伦理,需要修正。进一步找出一则不尽完美的新闻,试着重新撰稿、搜集素材,透过改作新闻,实际拍摄,加深体验。另外会借由第一线新闻工作者经验分享,了解媒体在执行工作时的流程、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更多面向了解新闻产制会遇到的问题。(文/陈培思)

竹东高中:阅读理解特快车

国立竹东高中开设了「阅读理解特快车」课程,预计将成为未来高一的校订必修。课程中选用文本分为科普、社会、艺术人文三大领域。

授课老师詹敏佳指出,科学从现象出发,有明确的科学事实可以依循判断,也多结合讯息和图文解释,比起涉及情意面较深的社会议题和人文艺术领域,科普阅读较好掌握,因此以文字量较少的科普文本做为起点,带领学生学会撷取讯息,发展统整比较及思考提问的能力。再逐步增长文本篇幅,并进入需要反思的社会和人文领域,期末则希望学生能以短剧或肥皂箱演讲,呈现自己想法观点

素养教学原则1:属情境脉络化的学习

课程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期第一堂课,就是阅读一则平面燕麦广告,其中包含商品图片,以及几句文字诉求。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答案(见下图)。

接着再给予同样的燕麦广告其他文本,要学生练习找到相异或相同点,进一步厘清其中脉络、因果关系,并找找看其中是否有标题与内文无相关的谬误存在。

素养教学原则2:学生要发展出学习方法及策略

接下来的课堂,是阅读一篇玉米与基改短文。一段约200字的短文,加上7项论述支持和反对基改的表格,让各组分点讨论每个项目到底在比较什么;也让学生练习,阅读时不要图表归图表、文字归文字,而要能把两者结合串联起来。

课程中,老师利用「切刀」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利用每一个句号,掌握句子主旨,再进一步抓到段落的重点,整合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素养教学原则3:整合知识、技能与态度

每堂课都是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每个人都会上台发表。授课老师蔡智惠指出:「可以看到学生愈来愈乐于讨论,享受课程。」刚开始先请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训练学生发言的胆量。

渐渐的,学生可以在发言时大方补充自己的看法,甚至勇敢陈述自己的想法,不盲目跟随别人意见。

例如,在讨论深澳电厂兴建与否的议题时,一位学生表示,他无法现在做出抉择,「我本来觉得环境保护很重要,应该反对,但现在觉得民生用电也很重要,无法做出抉择,这很像问我『爸爸和儿子掉到水里时要先救谁』一样。」(文/陈培思)

卫道中学、晓明女中:品Ted跨界学—VS接轨未来

阅读理解能力也包含了表达。卫道中学和晓明女中跨校开设「品Ted跨界学—VS接轨未来」课程,带领学生学会「表达」。透过介绍讨论的各项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台中地区的「前世今生」、产业发展、风土民情,并从中学习如何清晰、简易「表达」一件事情。

素养教学原则1:学生要发展出学习方法及策略

授课老师彭大庆指出,课程中包含分组、踏查、讲座,期末有最终成果简报。而跨校开课,是希望透过异质性,让学生能有更多元的视野,激荡出更多火花。

课程着重让学生建立逻辑思考历程,清晰阐述自身的想法,并让学生知道「想要说什么?怎么说?」才是表达的核心力量,而不只是忙着做精美的简报档案。焦点讨论法(Objective,  Reflective, Interpretive, Decisional ,ORID)是好用的一种技巧。

素养教学原则2.属情境脉络化的学习

课程也融入了「台中学」,如学生自行选取台中景点做一首地景诗,让其他人猜猜看是哪里。彭大庆说明:「练习如何在诗里摆入景点的重点特色,让其他人一听就知道在说哪里,还要找到卖点说得吸引人、让人有印象。」

彭大庆指出,如果不曾接触,对各种现象、事物无感,根本不会想进一步了解,更别说思考了。因此,课程也安排了踏察,从台中火车站开始闯关、猜谜游戏,让学生实地感受与了解史、地变迁。其中包括到东协广场探访异国食物,有学生因而开始关怀移工生活,也提出了自己的感触:「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但是我们对待移工却看不到美丽。」

随着课程进展,学生渐渐愿意思考问题,主动了解,老师也不断删减课程内容,放慢步调。彭大庆指出:「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孩子的思考会变得局促、不完整。当学习主动权回到孩子身上,就不需要再硬塞入很多知识量了。」(文/陈培思)

焦点讨论法引导思考

彭大庆老师指出,上课方式采取分组焦点讨论(ORID),整学期的课程中,会一直不断让学生反复熟练这种逻辑思考方式。

例如学期刚开始,借由卫生棉广告,带领学生探讨两性议题。

Objective:先看懂基本资料,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在这则广告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回忆广告里的内容。

Reflective:开始反思,看到这些内容有什么感觉?抽出学生描述自己看广告的感受,也让彼此了解,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Interpretive:试着诠释问题,这个阶段是去思考「为什么?」不同性别观看同一则广告时,为何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了解大家是用哪些不同的角度诠释问题。

Decisional:产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的部分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借由播放TED女性主义的相关演说,让学生观摩别人如何展现自己的观点,并透过简洁有力的陈述吸引其他人聆听。

延伸阅读:

1.科技时代更需学习力与好品德

2.孩子总是「出状况」是因为你没有先看见他的好

3.诱骗82名少女拍裸照恶狼:我从小就一直补习,爸妈说交那么多朋友没有用,只有网路上的小朋友会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