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2019电池产业投资关键法则

自从1991年,Sony推出首款商业用的锂离子电池之后,大幅改变人类生活,同时也造就出笔记型电脑智慧型手机、电动车、穿戴式装置等终端应用商机。目前全球电池材料电池芯与电池模组分别掌握在中、日、韩与台湾厂商手中,为因应电动车兴起,各家业者纷纷大举扩产,支撑营运成长动能,因此,电池产业链将成2019年投资布局的新显学。

【文/冯欣仁

随着电动车大厂特斯拉量产逐步稳定,以及宾士、BMW、福斯丰田、通用等传统车厂也开始投入电动车量产行业,将带动整体产业链蓬勃发展。中国将从明年起实施双积分制;所谓的双积分制,分为「油耗积分」与「能源积分」,即是迫使车厂开始生产新能源车(纯电动或是插电式电车),将加速电动车产业链。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到二○四○年,全球将有三亿辆电动车,届时对于电池相关材料需求势必大增。未来电动车要取代传统燃油车,除了靠各国政府奖励补贴措施之外,关键仍在于电池成本必须降低,由于电池成本占整台电动车高达四成,唯有压低电池成本才能让消费者有意愿去换购亲民且经济实惠的电动车。

正极材料攸关电池成本

正极材料、隔离膜、负极材料与电解液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其中,正极材料为主要材料,占了电池成本五○%以上。正极材料不仅作为电极材料参与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并且是电池中锂离子的主要来源,其活性与锂离子分布等指标是影响锂电池性能表现的最大关键。因此,在正极材料的选用必须考量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适用电压、与电解液之间的安定性、可逆的电化学反应等条件。

目前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各国家与各个厂商对正极材料的选择不尽相同,日本和韩国主要开发锰酸锂(LMO)和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NCM),中国则偏向磷酸铁锂(LFP)发展。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电池的容量高、寿命长电瓶重量轻;在容量与安全性方面比较均衡,因此,近来逐步获得电动车厂商采用,如美国电动车大厂Tesla即是使用Panasonic所提供的镍钴铝(NCA)三元材料,未来将朝向高镍低钴的趋势发展。根据统计,到二○二○年车用三元材料需求将达二○万吨,年均增速将达到五四%。

生产正极材料的厂商,日本主要是日亚化、日本电工住友金属矿山户田工业等;国内厂商则是有康普美琪玛立凯KY、长园科、台塑锂铁材料科技尚化等。中国则因享有地利之便,在正极材料占有领导地位,主要业者包括宁波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厦门钨业、天津巴莫、湖南瑞翔、宁波金和、湖南升华、湖南长远锂科、贵州安达等。其中,杉杉股份旗下的杉杉能源将于长沙建置十万吨电池正极材料产能,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未来更可以满足八○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

日商主导隔离膜市场

除了正极材料之外,隔离膜是决定电池性能、安全性和成本的重要材料,隔离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防止正负极接触而发生短路。由于隔离膜的安全性、渗透性孔隙度及膜厚度将互相影响离子传导度及机械强度,所以不同的产品必须应用不同的设计方式,如单层双层及三层的隔离膜。在四大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隔离膜的成本占比仅次于正极材料,约为十~十五%,在一些高端电池中,隔离膜成本占比更高。目前全球隔离膜主要集中在日商手中,目前旭化成为龙头、东丽株式会社紧追在后,其他还包括宇部兴产与住友化学。(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01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