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病情有共同理念 健康的源头来自「爱」

▲中医廖明煌医师(左)与牙医曾婉菁医师(右)互为医病关系,一致认为:有一颗大爱的心能让身心灵健康。

图/慈济基金会提供 文/林佳予

2019年慈济医会花莲静思堂举办,五百多位慈济人医会成员齐聚研习交流,在分科座谈中,医师、护理师、医技后勤志工个别座谈,盼望每次义诊活动都能将各自的专长发挥到极致。其中一位牙医师曾婉青专注研究找出咬合不正、口呼吸问题的「原因」,原来是来自不良的「习惯」、甚至从胎儿时期就被母亲的「心念影响。曾医师开始这个探索的缘起,是受到中医师廖明煌的治疗与启发,这两位医师互为彼此的病人与医师,也共同发现健康的源头在于「爱」。

民以食为天,有良好的咀嚼能力口腔环境能让身体吸收充足的营养。但是有些人因为牙齿不好、呼吸方法不对,影响食物吸收、甚至生活品质北区慈济人医会曾婉青医师临床20年的牙科治疗过程中,发现许多人的肠胃道疾病、睡眠品质不良、体态歪斜、情绪失调等,都来自口腔问题。

曾婉青医师指出,很多孩子不爱吃饭、吃软不吃硬,或者狼吞虎咽、吃饭时声音过大,吃饭配水,姿势不良……种种都是孩子健康开始流失的迹象。许多爸妈误以为咀嚼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很少注意宝宝的咀嚼学习。其实,一个孩子从吸吮的乳汁到咀嚼、吞咽各种类型的食物,需要慢慢累积经验,才能学会正确的咀嚼方式。多多咀嚼有益健康,还能促进智力发展,也是牙齿排列整齐美观的最佳秘方

▼来自台北的曾婉青医师在2019年慈济人医年会牙科座谈分享「抢救儿童咀嚼力-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口腔机能疗法病例报告」。

许多孩子因为口腔功能障碍、喜欢含饭,于是家长开始强迫喂食,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往往被大人当作不听话的孩子,并且因此受到打骂,让孩子更排斥进食。曾婉青医师提出:快乐健康的孩子爱吃饭,不爱吃饭的孩子就需要诊断是否有口腔机能障碍!

曾婉青医师在2019年慈济人医年会「牙科座谈」上,分享「抢救儿童咀嚼力-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口腔机能疗法与病例报告」。自营诊所的曾婉青医师不仅为大人小孩看诊,更为身障者看诊。曾医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有用口呼吸、咬合不正、肌肉张力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可以从小就被治疗、甚至只要改变习惯就能改善的。

曾婉青看牙更医心,尽力帮病人改善生活品质,专注研究造成口腔疾病的「原因」、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而启发她的关键人物是美国慈济人医会中医师廖明煌。曾婉青表示过去身体不好,廖明煌医师引领她医病医心,从健康自觉的角度,发现到她的「心念」与「习惯」,学习在行住坐卧、呼吸之间为自己负责。在自身调养获得改善后,开始致力于「改善病人生活」的念头,决定透过医学研究帮助别人。

▼深入浅出的牙科座谈,每位医师专注聆听,盼望每次义诊活动都能将各自的专长发挥到极致。

65岁的廖明煌医师从台大电机系毕业后,从事电脑程式系统的研发工作,曾负责许多上市公司的高可靠性系统,但规模越做越大后,发现最复杂的系统是人体。因此在1999年开始学中医,进行中医医治的廖明煌医师从事20年来,认为「教育病人使他们能够觉察身体的微妙变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廖明煌医师表示,在望闻问切的诊疗过程中,要把心清静下来,带着无染的心去看诊,不带有任何预设立场,就能觉察病人的身体详细状况。而他也把精进自己「清静」的方法和病人分享。

中医廖明煌医师与牙医曾婉菁医师一致认为,有一颗大爱的心,才能让心「清静」,而这心念是影响身心灵健康最重要的关键。

慈济基金会表示,慈济人医会成员都有一颗奉献的心,人医年会透过交流,希望每次义诊活动都有良好的规划、效率,让每一位成员的良能能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