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呼吁长辈 瓣膜种类要慎选
林俊佑医师提醒有心脏瓣膜置换需求的患者,应积极与主治医师讨论瓣膜选择。(林俊佑医师提供)
三年前接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的陈女士,因生活繁忙自行停止门诊追踪达一年,也未规律服用抗凝血药物,造成机械瓣膜叶片遭血栓堵塞,引发心脏休克送医急救,所幸及时接受紧急手术救回一命。
新北市立土城医院胸腔及心脏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林俊佑表示,退化性心脏瓣膜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都可能造成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等心脏瓣膜功能异常,造成血液逆流或开口狭窄,严重则引发心脏衰竭。此时便需要进行瓣膜修补或置换人工瓣膜来改善受损瓣膜与心脏功能。
目前人工心脏瓣膜分为机械性与生物性两种,林俊佑指出,虽然机械瓣膜的使用年限较长,但患者需终生服用抗凝血药物,不但得每天吃药,日常上更需留意饮食及其它用药与抗凝血药的交互作用。患者若忘记服用或是药物剂量未达标准,则有形成血栓的风险,进而造成瓣膜本身之功能异常或身上器官的栓塞病变。
相对于机械瓣膜,生物性瓣膜的最大优点则是不必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其又可区分为猪心瓣膜与牛心包膜瓣膜等不同材质。林俊佑医师说,两种不同材质的生物瓣膜在瓣膜设计、血流动力学、长期耐用度、与后续临床效益各有优缺点。病患应在术前与临床医师讨论,选择最适合自身状况的瓣膜材质与手术策略。
林俊佑医师也建议,65岁以上病患因较容易出现服用抗凝血药物之并发症,不适合长期使用抗凝血药物。目前国际治疗指引建议生物性瓣膜为年长患者的优先选择;其它如有怀孕规画的女性、有出血疾病史、脑中风病史或无法配合规律服药的病患,也不适合选择需使用抗凝血药物的机械瓣膜,以避免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