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之/ 艺术如何以时间来衡量?

图、文/张馨

卢贝松执导的电影露西(LUCY),归结出「时间才是一切的根本」的真理。究竟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如何以时间来衡量?

以时间衡量创作价值

一般民众前往观赏艺术展览,最常问到的问题,不外乎「艺术家完成一件作品要多久时间?」的问题。而艺术家一听到如此提问,时常需要为自己辩驳,因为创作者始终觉得创作不适用时间衡量,创作是艺术家长时间的内在积累而生,即便创作当下是一瞬发性的过程。

阿根廷义大利)艺术家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1899 -1968)以极简主义的刀痕画布知名,他的作品近年来屡屡在欧美拍卖会创下上亿台币的高价,然而割破几刀的画布作品,有些是当众创作的。在割破画布的瞬间,的确仅需要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此创作思维却为极限艺术(Minimal Art)跨一里程:打破画布空间,创造出无限的一维。

▲ 卢齐欧.封塔纳作品《空间概念,期望》(Concetto spaziale, Attese),2014年7月于佳士得伦敦以10,318,018美元(含佣金落槌。(图/翻拍自网路

以时间衡量展览价值?

许多对爱好艺文的朋友也常请我「推荐几档好的展览」给他们。民众在主流媒体上,常会看见台湾几个重要场馆特展广告,多是以艺术大师参观人次名人推荐等吸引民众观展,甚至引动参观热潮。2008年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惊艳米勒」展,我也在两个小时的迂回长龙等待中,被推挤着进入展场全程垫起脚尖引领拜观旷世巨作边边角角后,再被推挤出展场。前后仅20分钟,至今仍令我「惊艳」。

于是今年7月终于出现借由展览省思展览意义的「一日美术馆」概念,用以批判台湾遍地开花的艺术展览与博览会而诞生。无庸置疑,「一日美术馆」展期仅8小时,比照正规美术馆模式于各展厅设有专业导览员,及策画展览延伸的儿童教育推广活动,甚至发行艺术衍生商品。

▲ 「一日美术馆」以美术馆的规格制作艺术家林寿宇回顾展,展期仅8小时,借此省思美术馆存在的意义。(图/翻拍自网路)

以时间衡量艺术品价值?

台湾的艺术生态不仅是展览及博览会遍地开花,艺术拍卖会也不遑多让。今年上半年春季拍卖当中,台湾拍卖公司硬是举办17场拍卖会,远超乎4、5年前至多4、5场的基数。受到中国艺术市场裙带效应,拍卖品项自西画雕塑,扩增至字画古董文物、珠宝、茶道具名酒类别

或许你曾听闻:「酒越陈越香,艺术品越放越有价值。」除了几家老字号的拍卖公司具有稳定客源的优渥条件,进出台湾小型拍卖公司的收藏者,多半为「捡漏」的心态,因此拍卖业者迎合市场,祭出无底价或低估价起拍的诱因。许多无底价的拍品,当年收藏者购入时皆「有价」,随着市场发展的峰回路转,多年后再次进入市场后几乎仅存剩余价值。同时在拍卖官落槌的瞬间,被收藏者用1、2万元的低价瞬间再度被市场定位。

如此看来,艺术与时间仍旧存在着人为的吊诡,在正反反正的逻辑下,偶尔违背时间常理的行走或跳跃着。然而反思露西(LUCY)探讨的宇宙观,艺术发展的深邃、广袤,充其量仅在人类文明的长流中,随着生命始于一、一始于无的偶然存在着。

--张馨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造型设计研究所毕业。以「人文艺术」为生涯发展职志,学生时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多年,曾任帝图科技文化公司公关企画经理、艺术总监,后接任艺术部总经理。现为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兼任讲师、独立艺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