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老感觉地震!医揭「新分类疾病PPPD」3大症状:一动就晕

▲一名女性晕眩问题长达3年,最后确诊新分类疾病PPPD。(图/医院提供,下同)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一名退休护理李小姐晕眩长达三年,晕到「平常走路左右晃动,整个世界地震,骑机车像开飞机一样晕晃,只有躺着能稍稍缓解」,3年来都找不出病因,最后才终于确诊是新分类疾病「持续姿势-知觉性头晕」,简称PPPD。医师指出,罹患者会有「慢性头晕持续3个月、走动时头晕加重、视性晕眩」等3大明显症状

收治病例台中慈济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张滋圃指出,李小姐尝试不同科别治疗、做过很多检查结果全都正常,服药没什么效果,甚至愈来愈不舒服,晕眩发作时,会跟着电视颜色浅的景物晃动,随着时间越久,症状越严重,符合PPPD的特征

张滋圃说,「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是国际眩晕学会于2014年发表,经欧美国家顶尖学者多次开会讨论后给予新定义、新名字,正式推广的新分类疾病,同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命名,PPPD在不同科别容易被诊断为自律神经失调、脑神经衰弱、焦虑等。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会有3大明显症状。

PPPD的发生主要跟大脑掌管头晕的部位变得敏感有关,患者会有「慢性头晕持续逾3个月」、「头晕感严重度随着站立、走动或头转动而加重」、「视性晕眩」,在超商、卖场最明显,人群走动、货品堆得多又高,会晕得更厉害。

张滋圃强调,PPPD容易发生在焦虑病人,但国际眩晕学会确立PPPD「功能性障碍疾病」,并不是精神疾病,新治疗不只给镇定效果的抗焦虑药物,而是给增加脑部血清素药物,且研究显示,3到6个月治疗,停药后仍能改善,减少复发机会

张滋圃提醒,PPPD好发族群为40、50岁中年女性,建议要减少生活压力,多补充富血清素食物,如亚麻仁油维他命B群,并保持规律生活作息开朗个性,搭配认知行为治疗与前庭复健运动,就能降低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