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无条件退货反而不亏?研究:鉴赏期越长,消费者更不可能退货
▲鉴赏期越长,消费者更不可能退货?(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文/约拿.博格 (Jonah Berger)
摘自/时报出版《如何改变一个人》
退货让零售商伤透脑筋。消费者每年退回0.25兆美元的商品,其中能以原价再度出售的不到一半。除了造成存货管理的问题,零售商还得想办法让可卖的退货品再度上架,分类已经受损的商品,以交给各种特价商店与批发商。也难怪许多零售商改采更严格的退货政策。REI与L.L.Bean两家户外用品店把公司著名的终身保固,加上较为严格的限制。而多数公司提供消费者30天的退货期限,希望期限较短的退货政策能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直觉上,缩短期限是合理做法。东西卖出去愈久,就愈难再度卖出去。服饰会退流行,科技产品会过时。缩短退货期理应能减少退货数量。就算被退回,商品的卖相不会太差,比较容易转售。
▲研究指出,缩短退货期限或许是缺乏远见的策略。(示意图/pixabay) 然而,研究指出缩短退货期限或许是缺乏远见的策略。两位行销研究员做了一个实验,让不同组别的消费者随机适用于不同的退货政策。分到严格政策的那一组,唯有产品有瑕疵或送错东西才能退还。宽松组则随时可以无条件退回任何产品。研究结果与直觉相反,限制较少的政策反而能增加利润,而且不只是增加一点,是高达两成,原因是宽松的政策增加的不只是退货量,销售量与口碑也会跟着成长,而增加的部分足以抵销额外的退货成本。如果应用在实验里那家公司的所有客群,宽松政策可让年利润增加超过千万美元。如同减少前期成本的原理,减少后期的阻力也能刺激人们行动。道理就和免运与免费试用一样,宽松的退货政策能改变人们心意的原因,在于是否要尝试新事物的犹豫程度会下降。当你知道随时都能退货后,风险降低,更能安心采取行动。 Zappos不只提供购物免运,还搭配免费退货。如果拿到鞋子后不喜欢,顶多跟没买是一样的。退款保证或论效果计酬的合约,原理差不多。「不喜欢吗?还给我们吧。」有些律师的宣传手法是如果诉讼没赢,就不收费。就连机票都有24小时退票政策。各种做法都是在降低不确定性、减少惯性,鼓励顾客改变心意,从NO变YES。
▲人们一旦拥有,就会产生感情,不愿意放弃。(示意图/pexels)利用惯性优势降低试用门槛,能从各种层面协助催化剂克服不确定性。其中有另一个层面也值得一提。我们在〈敝帚自珍效应〉那章提过的马克杯实验,显示物品在卖家眼里,比在买家眼中珍贵。人们一旦拥有,就会产生感情,不愿意放弃。试用正好能利用敝帚自珍效应,让人们的心态从「取得」变成「留住」。人们在试用产品前,他们考虑的是要不要买下:值不值得花这个成本、这些心力去取得。而在试用过产品后,人们面对的问题变了:这次不是考虑要不要付五美元看杂志,而是要不要付五美元继续看,避免放弃使用。有的人会不愿意付市价取得某样东西,但更多人愿意付相同价格、只求不失去。试用把东西交到人们手上,他们从潜在的马克杯买主,变成潜在的马克杯卖家。问题从原本的愿意付多少钱取得,变成需要获得多少补偿才肯放弃。由于放弃的代价更高,多数人愿意付钱留住。提供更长的退货期,实际上会让人更不可能退货。换句话说,可以留着90天再退,而不是30天的话,人们退回商品的可能性反而降低,因为已经有感情了,他们感到自己是东西的主人,难以割舍。
▲提供更长的退货期,实际上会让人更不可能退货。(图/Pixabay)鼓励试用的活动,同样能巧妙利用人们天生的惯性。在顾客订购新鞋前,惯性会让人觉得先穿旧鞋就好。除此之外,市面上的鞋款太多,很容易碰上选择困难症,干脆算了。然而,如果因为免运或可以退货的缘故,人们克服了那样的惯性,真的订购了一双鞋,此时惯性造成的影响就转向了。问题不再是花力气取得新鞋是否值得,而是是否值得花力气摆脱才刚买的鞋。一旦新鞋到你手里,要退货的话还得自行包装、列印退货标签、把商品寄回店家。而且你还得再度花力气在琳琅满目的选项中搜寻,找出这次要买哪双鞋。鞋子还是鞋子,但换一双要多费好多力气。此时惯性再度获胜,只不过这一次,惯性是让你留下已经买到的鞋。
★本文摘自时报出版《如何改变一个人:华顿商学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从心拥抱改变》,作者约拿.博格 (Jonah Berger),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的行销教授,着有畅销全球的《疯潮行销》(Contagious)与《何时要从众?何时又该特立独行?》(Invisible Influence)。他是世界知名的专家,专门研究行为改变、社会影响、口耳相传,以及产品、点子与行为流行的原因。
你上次想改变一个人,他就真的照办,是什么时候?人类天生内建5个引发反弹的大魔王,用错方法,不仅会引起反弹、达不到效果,更糟的是会伤害彼此的关系。让对方参与改变,他会更有动力让改变成真。16个避开反弹的改变方法,让对方从抗拒到开始说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