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不正常的投资年代 抢进有息资产的理财术
文/洪绫襄
如果要问投资人今年谁赚到钱?那真是一个尴尬的问题,绝大多数人恐怕都面有难色。二○一六年,绝对是一个不正常的投资年代。不少基金经理人私下感叹,「老实说,今年的操盘是无头苍蝇!不但上半年的大涨没跟到,下半年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追高!」
过去被投资人视为最保守操作的公债市场,其殖利率向来是无风险资产的报酬标准,然而,各国央行竞相施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下,欧洲、日本相继陷入公债负殖利率年代,最近一年来,负利率公债的规模暴增至12兆美元,占整体公债市场近三分之一,这也就是所谓的「投资地平线下陷」。
根据投信投顾公会七月资料,在台湾核备销售的两千多档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报酬率仅4.77 %,「5 %就算打败大盘,」一位经理人苦笑。节节下跌的利率挤压金融、银行业的生存空间,定存户或公债持有者不但收不到利息,还要付费,不甘被吃豆腐的大量保守性资金,四处流窜找机会,寻找本金「不要付费,至少能配发利息或股息」的替代标的。也因此,过去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有息资产」,今年竟变成投资人全球抓宝的首要目标。
美国十年期公债价格上涨,殖利率由2 %跌至1.5 %左右,美股三大指数创新高,沉寂多时的新兴股市重获巨资拥抱。并不是因为经济成长加速、产业创新突破或者企业获利成长,只是因为诡异的负利率,让资金疯狂流向最稳健的美国公债市场,以及全球稳定配息的「有息资产」上。
举例来说,台股市值龙头台积电一到七月营收衰退1.32 %,上半年税前盈利1,657亿元,比去年同期衰退11.12 %,今年以来至八月十九日还原息值的股价涨幅却高达26.89 %,获利衰退股价上涨的原因不奇怪,就算台积电明年只配息6元,殖利率还有3.4 %,比起欧洲,钱放在银行还要付费,简直好太多了,吸引欧系外资买盘源源不绝涌入。也因此,收益型投资蔚然成风。过去投资都以赚资本利得为主,现在配息收入比重要拉高到总收益的四成,才有可能达到年化报酬率超过5 %的目标。例如亚太地区的股利率向来冠居全球,亚太高股息更有5.03 %的股利率,因此今年以来纽西兰、越南、泰国、台股、印尼股市涨幅均达两位数,其背后原因一样是「有息资产」的配置考量而备受法人追捧。再如,标普高股利指数同一期间涨幅亦高达20 %,相对于全球经济成长率的下修趋势,投资「不买成长、买有息」的观念成为主流…(本文截自财讯510期,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