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毒」中医也有解!医解析「3大治疗方」:助缩短病程

▲每年4-9月是肠病毒流行期,感染后会有手足皮肤红疹水泡症状。(图/示意图/ETtoday资料照)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每年4-9月是肠病毒流行期,尤其台湾台湾气候湿热,全年都有感染个案发生,除了要接受治疗、自主隔离之外,中医师建议,也可透过清热解毒的药方来预防症状加重,如「金银花茶」、「普济消毒饮」、「葛根芩连汤」,临床研究发现,普济消毒饮口喷剂可使8成的轻中度患者病程缩短至2-3天,和一般肠病毒病童平均病程7天相较,有明显帮助。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吴宛容指出,虽然中医古籍里虽没有「肠病毒」这个病名,但在很多疾病里,都出现过类似肠病毒的症状,例如「口疮」、「疫毒厉」等,肠病毒具有强传染性且发病迅速,主要症状为高烧不退、喉咙肿痛、后咽部溃疡、咽部疼痛影响食欲恶心呕吐、手足皮肤起红疹水泡和脱皮等,通常会造成全身性症状。

肠病毒最初引起的症状属于中医的「时疫」和「温病范畴,是感受了外来的风温邪气而发病,属「热证」、「实证」、「表证」,当病邪刚刚侵犯身体肺卫皮毛,身体的自我防卫机制就会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这是身体对抗病邪的表现,这时可用清热解毒的「普济消毒饮」加减化裁治疗,可以帮助缓解喉咙不适。

勤洗手是预防肠病毒第一步。(图/疾管署提供)

如果身体虚弱又没有及时用药,病邪就会从身体表面的「卫气」层深入到身体的「营血」层,导致全身发疹,身体湿气很重的人,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手足口水泡,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化裁治疗。

吴宛容提醒,肠病毒症状变化快速,必须针对病情变化,不断换药,但还是「预防胜于治疗」,建议在肠病毒流行期可用清热解毒利咽的「金银花茶」来预防症状加重,或是穴道按摩如合谷曲池风池穴位,来加强提升免疫力,帮助抵抗、预防外邪

【金银花茶】制作方法:金银花5钱、板蓝根3钱、连翘3钱、生甘草1.5钱、薄荷1.5钱,将药材(除了薄荷之外)全放入锅中,加入1公升的水,煮滚后,用小火熬煮20分钟,再放入薄荷,放凉后即可饮用

作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板蓝根、生甘草利咽消肿,薄荷清利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