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晖/职业伤病:看不见的「工」与「伤」

肌肉骨骼疾病不只影响日常生活,也是造成劳工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图/取自Pixabay)

美发师的职业病:我都不知道,原来你是这样工作、这样握梳子

作为一个职业医学科医师门诊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判断病人的疾病和工作有没有关系,这个判断牵涉到病人的疾病可不可以被劳保局认定为职业疾病,也才能申请保险给付,去补偿病人因无法工作的收入损失,以及必须额外负担的医疗费用,在台湾工作者的职业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肌肉骨骼疾病(MSDs),这指的是影响肌肉、神经和肌腱的病症,常发生在下背部、上肢以及肩颈部,肌肉骨骼疾病不只影响日常生活,也是造成劳工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一阵子,门诊来了一位美发师,想要来认定右手手腕和左手手指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在过去流行病学中,美发师右手的手腕,确实很容易因为工作中的手腕动作而有职业疾病。对此台湾也做过一些本土的研究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在2014年的美容从业人员之职业健康评估及健康促进研究中,就针对全台湾503名美容从业人员做问卷调查,发现美容从业人员肌肉骨骼症状的前三名分别是肩颈酸痛、关节疼痛和手腕肌腱炎;而陈协庆等人在2010年的理容业上肢肌肉骨骼危害暴露量化分析研究中,也利用人因工程学的仪器,分析21名理容业者工作时的姿势、动作和用力程度,并发现相较于手腕有高度肌肉骨骼危害风险的制造业劳工,理容业者手腕的肌肉骨骼危害风险甚至更高;而我国的职业性腕道症候群认定参考指引中,更把美容或美发作业直接列为腕部有不良姿势的工作之一。

医生的盲点:根本不知道被自己褊狭的经验所困,影响劳工权益

根据这些过去的研究,我在实际看到病人前,就觉得病人右手手腕的疾病很可能是职业疾病;不过比较奇怪的是,非惯用手的左手、又是手指的肌肉骨骼疾病,无论从过去的流行病学研究,或者我后来透过问诊去想像病人的手部动作,都很难想像这个疾病如何和病人的工作扯上关系。虽然病人对于自己手指肌肉骨骼疾病和工作的关联深信不疑,但我和主治医师都对于病人左手手指的疾病到底和工作有没有相关,还是抱着满腹疑惑,不过我们还是跟病人约了第二次的门诊,除了要请病人整理自己的工作状况外,也请他带了常用的美发工具来门诊,想请他实际模拟一次工作的动作让我们评估。

职业医学科医师在门诊做职业病判定的时候,会先根据过去的流行病学文献和医师过去累积的经验,去做初步猜测,接下来透过问诊中的职业史询问,去探究疾病与工作之间可能的关连。在累积了一些门诊的经验后,我们常常会在实际看到病人前,根据病历半开玩笑地帮病人「算命」,猜测病人疾病可不可能是职业疾病,但实际上在接触病人后,才会发现无论你读了多少书、或累积了多少临床经验,没有看到病人实际是怎样工作的,可能永远都无法想到,原来这个工作是这样进行的,而病人的疾病又如何因工造成。

也是在个案第二次回诊时,我才知道,对我这个剪头发就是去快剪一百还兼洗头的人来说,永远无法想像一个客人光吹头发就可以吹快要一小时、而剪头发竟然随便就是一小时起跳,是怎样的状况;更重要的是,我原本以为病人帮客人吹头发时,左手拿圆梳帮客人梳头,不过就是用手指和手掌好好握住圆梳罢了,但实际上病人其实是用弯曲的手指把圆梳的柄握住,然后手指要不断屈曲快速用力转动圆梳,好把客人湿透的头发梳开才能吹干,而这正恰恰是会导致手指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动作,当我把这个动作用手机录下来给主治医师看时,连曾经做过美发业者上肢肌肉骨骼疾病研究的主治医师,也都是因此才更深入地认识了美发这个工作。

▲实际上接触病人后,会发现无论你读多少书、累积了多少临床经验,没有看到病人实际是怎样工作,永远都无法想到。(图/达志/示意图)

在职业医学科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深深感受到,即便是自己的专业所在,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实在还是非常有限,有时候甚至比病人还要来得少,如果不是怀抱着开放的心胸,谦逊地面对这个变化万千的复杂世界,根本不知道会被自己褊狭的经验所困,做出多少错误的诊断,影响到劳工的权益。即便我们过去累积了许多经验,去协助我们进行判断,但如果不是怀抱着开放的心胸,谦逊地把每个遇到的问题,都当作自己第一次遇到的情况,从头到尾好好了解来龙去脉,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下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是不是正好是过去经验中的例外。

只有把每次要做判断的情境,都当作一个陌生而待认识的全新情境,才能从褊狭的经验以及自身的意识形态教条中逃脱出来,实在地根据实际的状况,做出真正自由而专业的判断。

看诊结束后,虽然我对于要如何撰写报告协助病人认定职业疾病,已经有一些想法,但其实我很清楚,相较于病人因此无法继续工作,甚至连退休后的休闲嗜好都因疾病的后遗症而受限,其实职业伤病保险对于肌肉骨骼疾病的给付,根本完全无法弥补病人的损失。追根究柢,职业疾病的认定固然保障了工作者的基本权益,但其实只是消极地填补病人因为职业伤病而承受的损失,要彰显它更重要的积极意义,就必须借此让整个社会看到职业伤病,进而主动预防职业伤病的发生。

无法停止劳动,无力防范工伤:职业伤病从来就不是劳工个人问题

以病人右手手腕和左手手指的职业疾病来说,固然外科手术的治疗大幅改善了病人的症状,但如果病人再用原本的方式继续从事美发工作,任谁都会担心相同的问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所以医师在手术过后通常会给一些卫教建议,例如工作中要避免某些动作、要穿戴防护用具、要适度休息,但等到病人实际回去从事原本的工作,却很少有人会乖乖遵守这些建议,于是职业伤病自然会反复发生。

在进入职业医学科前,一位内科主治医师曾经跟我说,在照顾病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给病人很多临床建议,例如饮食要注意什么、要增加运动、要规律服药,但实际上当我们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时,往往会发现要落实这些建议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作为食物选择很少的外食族要怎样做饮食控制?每天忙碌要加班的生活要如何有动力运动?对于日夜颠倒的轮班工作者,要如何按时服药?这些和病人生活脱节的生硬建议,如果连医师自己都不知到该怎么落实在病人生活中,那病人做不到这些建议也是理所当然。

同样的,在工作现场也不时可以看到很多劳工「很皮」不听劝告,该做的安全防护就是不做、该戴的防护用具就是不戴、该分开拿的就是贪快一次拿、该蹲下取物的就是硬要弯腰,有时候我也不免会觉得,这群人怎么就这么皮,从来就不照标准流程好好做事。

但那位内科主治医师的话一直提醒我,要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看到这些很皮的劳工,我总是愿意多踏出一步,尝试去同理他们,主动去了解他们为什么就是无法遵守医嘱。深入认识之后也才知道,在台湾的劳动环境中,雇主可以一面丢一堆工作给劳工,然后一面跟劳工说不要加班;一面强调工作的责任感,一面跟劳工说不要太累;一面给很低的底薪,一面说都是劳工自己要额外加班才会过劳;一面让劳工忙到事情做不完,一面说劳工都是因为贪快才会在工作中受伤;一面放任职场中的危险不管,一面丢麻烦又不舒服的防护用具给劳工,要劳工自己小心;一面要求劳工遵守标准流程做事,却根本不管标准流程可否符合工作现场的实际状况;雇主总是可以用这种相互冲突的指令,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但劳工怎么可能自己掌握劳动现场的风险,面对雇主的指挥监督,劳工又有多少抵抗的可能?

如果不实际去了解这些劳工不得不面对的困境,我们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建议有多脱离工作现场而难以执行,反而错怪劳工,让他们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职业医学科医师自然必须仔细了解工作现场的特性,才能给予最适切而可行的建议,但追根究柢,对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有最大决定权力的雇主,还是必须愿意把劳工当作与企业一同前进的伙伴,而不是用过即丢的免洗筷,必须正视职场中潜在的危害和风险,并接受职业医学科医师的专业意见,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与减少工作中职业伤病的风险,降低工作中的风险。

在看到那个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工」与「伤」,在看到职业伤病如何与工作密切相关后,我们才知道职业伤病从来就不是劳工个人是否愿意配合改变的问题,只有从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出发,并看到罹病劳工在雇佣关系中的从属性,我们才能真正提出可以实际操作的改善建议,从而真正做到职业伤病的有效预防。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陈秉晖台大医院医师、医师劳动条件改革小组执行委员。本文转载自《巷仔口社会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