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应酬 心脏病成职业伤害!?
24岁妙龄女子,却有50岁的血管?一位年轻女子突然心肌梗塞,紧急送往马偕医院,本以为是心肌发炎,详细检查后才发现她的心血管阻塞硬化如老人家一般;原来这位女子长期烟酒生活加上饮食作息不正常,导致胰脏功能损坏、糖尿病,甚至引发急性冠心病,幸好以导管手术置入心脏支架后,得以挽回宝贵的性命!
马偕纪念医院心脏内科刘俊杰医师表示,心脏病的发生与行业别、生活型态息息相关,像是久坐族如计程车司机、高压族如政治人物、应酬族如业务人员等,都是冠心病的高危险群;尤其现代人普遍工时长,缺乏运动的习惯,使得三高、心血管疾病都提早来报到!
冠心病由于症状不明显,高达两成的患者,第一次发病就是心肌梗塞,高致死率成为可怕的无声杀手。刘俊杰医师指出,以下症状可供民众做为简易判别,例如运动时特别感到胸闷、不舒服,甚至发麻传到牙龈或左手臂,休息一阵子后又恢复正常,这些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讯,民众千万不要轻忽。
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透过核子扫描、血管断层扫瞄或是FFR(FractionalFlowReserve血流储备分数)来判别,若血管阻塞达70%或FFR小于0.8,则建议使用心导管手术治疗,其中心脏支架置放术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方式。刘俊杰医师说明,早期使用传统裸金属支架,心血管再狭窄率达20-25%,为了降低再狭窄率,发展出涂药支架,抑制血管内膜细胞增生,心血管再狭率降低至5%。
许多心脏病患者同时并有三高,刘俊杰医师说,尤其糖尿病原本就是一种全身性的血液发炎,装置心脏支架后的再狭窄率较一般患者高出许多,而涂药支架含有抗发炎的成份,对于这类患者是较合适的选择。建议民众在涂药支架手术后,要配合医嘱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以降低血栓发生的机率。
少数患者在长期使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后,会产生胃出血的现象,并听从肠胃科医师意见停药,刘俊杰医师也特别提醒,要与心脏专科医师诊断讨论后,再决定是否停药。最后呼吁患者在完成心脏支架手术后,要避免过度激烈运动,采用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适度运动、正常作息、戒烟戒酒等,才能维护健康,毕竟「赚钱有数,生命要顾!」
资料来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