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产》疫情中 农地交易逆势扬
受疫情影响,近期房地产交易步调大乱,许多原先预约看屋或预计交屋的买方,大多都选择延后交易或直接取消。不过根据中信房屋统计,不动产交易受这波疫情影响最大的竟不是成屋,反而是建地受伤最重,而交易逆势成长无谓疫情的反倒是农地。
据中信房屋内部统计,截至目前为止,本月成屋交易与上月同期相较减少约26%,土地类则减少约10%,其中建地减少约有45%幅度最大,农地交易量反而逆势成长8%。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张汉超表示,各类不动产交易几乎都受政府打炒房政策的牵连而有交易缩减的现象,一般成屋来店客甚至在本周疫情升温后减少到只剩下过往的2至4成不等,不过农地交易却一反常态,走出正成长的佳绩。
张汉超分析,受政府政策影响,土地类建地的交易量开始放缓,而农地交易之所以依旧持稳,除了农地享有税法优惠之外,在买卖流程上,相关交易也相对成屋来的单纯,染疫风险也较低。以素地而言,毋须顾虑屋况、现居状态,即使现场带看也几乎在室外,只要确认相关地籍资料与实际需求即可。
不过张汉超也指出,农地实际上有分为《都市计划法》的「农业区」和「保护区」以及《区域计划法》的「耕地」,其中「耕地」有登记限制,依据《农业发展条例》的规定,除了取得许可的农民团体、农业企业机构或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之外,只能以私人名义来进行登记,一般法人是不能登记的。
至于购买农地是否有身份限制,现行法规已于民国89年取消身份上的限制,也就是即使身份是非自耕农的一般人,其实也可对农地进行买卖,正因如此,农地交易才始终在不动产交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宜兰、桃园等地就是最佳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