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活力膀胱 小便用力也解不完全

南市综合医院妇产部主任李耀泰表示,低活力膀胱患者,行为治疗如定时小便、重复2次小便可减少尿液滞留,以降低频尿急尿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结石风险。(图/医院提供)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台南市郭综合医院妇产部主任李耀泰表示,低活力膀胱患者在门诊常见,乃指临床上有排尿踌躇、使劲、膀胱排空不全(减少小便流速、增加小便后余尿)等症状,但无解剖上阻塞者,简单地说,就是无法顺利或自主自解小便,或小便解不干净,与膀胱过动症的膀胱肌肉不受控制的收缩引起的频尿是不同的。

根据国际失禁学会对低活力膀胱的定义:在正常时间范围内,膀胱肌肉减少收缩力量,造成延长小便的排空。低活力膀胱又名不收缩膀胱、低收缩力膀胱、低张力膀胱和小便滞留等,视程度不同,从解尿不干净至完全无法解尿都称之。

李耀泰主任指出,低活力膀胱的发生率约在10-48%,随年纪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有部份低活力膀胱患者是无症状的,因而忽略泌尿检查,故低活力膀胱可能有被低估的疑虑。其成因为多种因素,而男性发生率高可能与良性前列腺肥大、女性或亦因泌尿生殖道下坠、有泌尿道旁手术史、萎缩性阴道炎等亦会造成。

李耀泰主任说,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会有尿液流出(完全或不完全排空)或无尿液流出(小便滞留)。此外,有些患者在触摸腹部,会感觉膀胱胀大、肠子排空不完全,并有夜尿、活动能力差、增加小便后余尿、断断续续小便、重复性尿道感染、频尿、急尿之困扰。

低活力膀胱的真正原因并不清楚,但李主任认为与下列因素或有关连:一、年龄:在年长者,可能是副交感神经的分布或传导收缩的媒介物减少、逼尿肌肌肉细胞萎缩和纤维化有关。

二、糖尿病:为最常见的膀胱感觉功能异常病变,由感觉急尿至膀胱排空受损,导致成低活力膀胱,增加余尿量。约50%糖尿病患者有功能异常的膀胱,病情渐进式发展。

三、脑血管意外:中风患者亦常有膀胱症状,如不完全解尿、小便滞留等,此乃逼尿肌缺乏反射所导致,在急性时期须放置导尿管或间断性导尿。四、帕金森氏症:因在基底核中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原退化,会出现手颤、僵硬、运动迟缓、姿势不稳等症状,同时常伴有自主神经(如膀胱功能)异常。

五、手术:最常见为根除性子宫切除,因手术中切除许多支配膀胱神经切断,造成膀胱收缩无力,有时要置放导尿管1-2个月,或日后自我使用间断性导尿来解决。六、药物:在许多减少逼尿肌收缩的药物(如抗蕈毒碱),使肌肉放松、减少收缩力。

现阶段治疗低活力膀胱的方式有限,然而李耀泰主任发现,行为治疗如定时小便、重复2次小便(解完一次再解一次)可减少尿液滞留,以降低频尿、急尿、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结石的风险。

李耀泰主任在膀胱内注射前列腺素E2、在尿道括约肌注射尿毒杆菌来治疗亦有报告,但少被使用。最后可能需要自我间断性导尿和导尿管导尿来排空膀胱和缓解症状,使用清水清洗导尿管与无菌导尿管操作,泌尿道感染率相近,使用膀胱收缩药物如舒解锭、畅利净和优列扶,或亦有些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