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裕隆不可?2大集团合资造车 鸿海向FCA证明造车实力
图、文/镜周刊
积极布局新事业的鸿海,找上裕隆合资新公司挥军电动车市场,不少人都好奇,鸿海董座刘扬伟究竟在打什么算盘?为何非找裕隆不可?
今年3月6日,严陈莉莲与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共同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155.67亿元成立新公司,由鸿海现金出资79.44亿元,占股51%、裕隆以华创车电技术开放平台资产作价出资新台币76.32亿元,占股49%。
一边是台湾汽车业龙头,一边是全球电子代工龙头,当时外界都很好奇,严陈莉莲有何盘算?从去年9月华创车电宣布推动厂办合一,并进行优退开始,鸿海与裕隆接触传闻不断,去年本刊独家揭露刘扬伟曾赴裕隆总部拜会严陈莉莲,就是希望吃下华创车电。
据了解,鸿海当时开出的条件,就是要一次买下华创的资产与汽车相关专利,但站在严陈莉莲的角度,想的是能让「纳智捷」继续存活,又能让华创车电这批国车国造火种得以延续,单纯的出售绝非首选,「当下虽无法达成共识,但执行长也全权交由KR(华创车电董事长陈国荣)继续与鸿海谈判。」知情人士透露。
去年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将董座交棒给刘扬伟,接棒后的他喊出「Foxconn 3.0」三大目标,分别是投资电动车、数位健康与机器人三大未来事业。随即在年初鸿海尾牙前公告将与欧系汽车品牌飞雅特克莱斯勒(简称FCA)签订备忘录,在一年内合资新公司,进军电动车市场。「以现在汽车市场来看,有充沛的产能,这情况鸿海不会去做整车组装。」刘扬伟公开表示。
然而,郭台铭打造的鸿海帝国,拥有世界级的零组件、供应链与电子代工实力,但在电动车市场上,鸿海却仍是个新兵。「鸿海虽与FCA签了合资备忘录,但关键的是要如何在一年之内,证明鸿海有能力造车,才能让这个案子继续走下去。」资深科技业者观察。
正因与FCA签下备忘录的压力,加速鸿海与裕隆间的谈判进度。「鸿海欠缺的设计与制造整车能力,放眼全台湾,只有裕隆集团有此能力,拿下华创车电,就等于替鸿海加持了30年的造车工艺。」一位资深车业人士对本刊分析。
双方最后决定以合资方式结盟,「以华创资产作价,对严陈莉莲来说,不用出资一毛钱,就让纳智捷能够取得下一代车种,而鸿海拿出现金让华创造车,不但能立刻拥有客户(纳智捷),还能向FCA证明鸿海拥有造车实力。」业内人士认为严陈莉莲此举,能让裕隆与鸿海各取所需,创造双赢。
更多镜周刊报导【裕隆减资再出发4】一箭三雕 严陈莉莲续命纳智捷策略曝光【裕隆减资再出发5】拿国家补助造不出车? 严凯泰生前一个决定打脸高嘉瑜【裕隆减资再出发6】女篮队长剽悍球风带进裕隆 严陈莉莲不只求快更求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