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致力教育改革 融合学科与「现象式学习」:强调跨域学习力
▲芬兰现象式学习。(图/翻摄自Education Week)
位在北欧的芬兰,看似地理位置偏远,终年寒冷缺乏日照,但它的教育总是排名全球第一。芬兰更在2016年针对教育做了全面改革,芬兰希望能打破学科式教育界线,融合学科教育及情境、主题式教学,让学生从小培养跨领域学习的能力。赫尔辛基市教育发展服务处处长玛妮恩(Marjo Kyllonen)表示,学科制度在过去200年做出许多贡献,但现在需要更符合21世纪的教育体制。
这套教学方式称作「现象式学习」(Phenomenon-based learning)或「主题式学习」,这是基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针对好奇的事件或现象,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借此激发学生多面向的兴趣。举例来说,在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的校园中,低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钟表的原理,了解芬兰钟表制造业,再用纸板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老爷钟。中年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讨论不同国家、宗教、族群的历法。高年级学生则透过虚拟实境了解整个地球的地理、气候,或是与芬兰设计师学习、再透过3D列印创造出自己的作品,让每个学生都从自己有兴趣的角度来学习。
专注在学前教育制度的媒体《Education week》就在「芬兰现象式教学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潜能?」(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in Finland Inspires Student Inquiry)的文章中提到,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促进了老师间的合作,例如,艺术和物理课程合作学习,如何在拍摄时使用运用闪光灯,并说明这灯光的原理,在上烹饪课之前,必须先和生物老师学习海洋生物的相关知识。
再举个例子,以「古希腊历史」为例,传统教学就是按照课本写的脉络,顶多再看几张投影片、参观博物馆并缴交心得报告,但在现象学习中完全不同。首先依照学生兴趣分为几个小组,有的组对希腊城邦雅典、斯巴达的文化历史有兴趣,有的组则是对希腊神话、奥林帕斯等故事着迷,接着让学生自行推派组长,讨论出想要研究的主题,并考虑具体学习方法、研究路径,制定学习时间表,老师会在学期间给予各种意见与资源,期末分享时,再由学生互相评分。
芬兰从2013年开始在各城市尝试推动现象式学习,2016年芬兰教育部对6万名学生进行了回访,大部分学生态度积极,甚至希望更多互动教学,告别传统知识灌输,主动提升学习能力。看似完美的教学法,其实也有缺点,有专家提出,鼓励集体作业的现象式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律和主动性,适用于在学校表现良好并得到家庭支持的学生,但没有这些因素支持的学生,如经常缺课,生活在单亲、弱势或移民家庭,就容易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被抛弃,反而会像无头苍蝇,甚至被学习环境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