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景气灯号钝化,宜提前进行改版
五月中旬台湾疫情进入三级警戒,商业活动冷清,百业为之萧条,不论是住宿、餐饮、零售、运输,或休闲、展览、旅行等行业皆门可罗雀,然而日前公布的五月景气,却依然亮出代表热络的红灯,两相比较,可说是非常突兀。
景气红灯与如今多数人的处境明显背离,何以如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灯号是怎么编出来的,所谓景气,概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因此灯号必须综合若干指标的变化加以判断,目前国发会选择了股价指数、货币总计数M1B、工业生产、非农就业、海关出口、设备进口、制造业销售、批发零售及餐饮、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这九项。
每月就根据这九项给予评分,除营业气候测验点直接采点数评分,其余八项都是以年增率评分,年增率愈高,分数就愈多,每项满分是5分,最低也有1分,加总九项所得到的「景气综合判断分数」满分45分,最低分是9分。低于16分亮蓝灯,代表景气低迷,高于38分亮红灯,代表景气热络,而介于其间还有黄蓝灯、绿灯、黄红灯,五月得到41分,接近满分,亮得自然是红灯。
观察五月这九项指标,除了非农就业得1分,其余八项皆得5分满分,股价、出口、生产得满分并不意外,因为今年以来国际景气持续复苏,然而「批发、零售及餐饮营业额」也得满分,就让人不解了。因为随着三级警戒,街景萧瑟,商业活动停滞,不少店家都做不下去了,怎么还能得满分?
细看资料,批发零售及餐饮这三个行业的营收,批发业占了七成,我们看到门可罗雀的街景,消失的买气,那是反映在零售及餐饮,这两个行业五月份季调后的营收年增率确实不佳,分别为1.9%、-18.0%,然而批发业受惠于全球贸易的扩张,五月年增率仍高达27.5%,合计三者年增率依旧高达18.3%,这么漂亮的成长率,自然要得满分。
很明显,这是不合理的,九项指标各有代表性,有的反映生产,有的反映出口,有的反映股市,有的反映信心,有的反映民间投资,有的反映就业,至于「批发、零售及餐饮」反映的自然是民间消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三者规模不成比例,占七成的批发业完全掩盖了零售、餐饮的变化,因此任凭零售业多冷清、餐饮业多萧条,综合批发业之后,总是一片繁荣,而这显然不是消费的实况,我们如果排除批发业,只计零售业与餐饮业,这项目还能得满分吗?自然是不会的,估计会由满分5分跌至1分,如此景气哪还亮得出红灯?
此外,受三级警戒影响,五月就业人数月减12.6万创历年同期最大减幅,在灯号里也完全没反映,因为「非农就业」年增率低于0.6%就是得1分,五月虽已坏到-0.6%,还是得1分,五月劳动市场的剧变并没有让景气综合判断分数减分。统计显示,自2019年9月以来,非农就业已连21个月都得1分,期间不论景气怎么变,非农就业永远不变,这告诉我们,此项指标已严重钝化,无助于总体景气的研判。
为让景气灯号更准确,每隔五、六年政府会进行一次改版,自本世纪以来分别于2001、2007、2013年及2018年改版,依国发会规划的时程,下一次的改版是在后年(2023),自明年起,便要开始就这九项指标的景气领先性、循环对应性通盘检讨,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此次检讨至少得做以下两点修正:
第一、非农就业应替之以劳参率:非农就业近两年在景气灯号系统里文风不动,完全无法反映劳动市场的变化,实务上虽可以调整检查值以改善钝化,然而考量我国人口负成长,未来就业人数逐年递减将成常态,这项指标最好是加以替换,可替之以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反映的是人们的工作意愿,不会受人口负成长的干扰,以今年五月而言,劳参率跌至58.8%,为近三年首度跌破59%,比起非农就业更能反映景气的变化。
第二、删除批发,以零售及餐饮反映民间消费:从五月的「批发、零售及餐饮」完全无法反映消费的冷清,明年通盘检讨时必须把这项列为检讨重点,由于批发业深受贸易景气影响,而贸易既已反映在海关出口,若再次以批发业的型态重复反映,岂非画蛇添足?出口繁荣时固有锦上添花之功,出口黯淡时岂无雪上加霜之误?徒然增加景气灯号的不稳定,而把它加在零售、餐饮又模糊了此项指标反映消费景气的本意,因此未来宜以「零售及餐饮」加以取代。
自经建会时期,四十年来景气灯号备受各界重视,由于灯号浅显易懂更成为政府、企业研判景气的重要参考。因应总体情势的变化加速,不少指标已时不我予,继续沿用已不合时宜,通盘检讨宜尽速展开,改版虽定在后年,但若能提前完成试编,明年提前上路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