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喝不够! 喝水要选「4个时机」...起床先灌2杯
「没事多喝水」是著名矿泉水广告台词,不过你知道喝水也讲求时机吗?随时补充水分固然重要,但有些时候「一定」要喝,才能让身体机能顺利运作。日本健康知识网站《Doctors Me》文章分享4个「必喝水的重要时机」,起床后就先喝个2杯吧!
1. 起床后早上起床时,身体机能还没被唤醒,一起床时体温会急遽下降,为了使体温、血压回升,消化系统的机能会暂时变得迟钝,吃早餐时将对消化道造成负担,更可能导致便秘或肠胃不适的情况。
因此,起床时应先喝1-2杯「常温」的水,除了可以调节体温,也能补充睡眠时因流汗、呼吸所丧失的水份。不过,起床超过30分钟后,就算喝冷水也没有关系,这时身体机能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只要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即可。
2. 洗澡前后洗澡时,人体的水份、电解质会借由汗液排出体外,因此洗澡时或洗澡后都可能出现脱水症状,甚至使人失去意识。洗澡时人体出汗量大,洗澡前后都应补充水分,喝1杯左右的水就可以防止身体脱水的情况发生。
▲洗澡前后应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3. 运动时、运动后运动也会使人体因大量流汗而流失水分、电解质,运动期间、运动后摄取水分除了可以调节体温,也能预防因脱水而产生的中暑或其他有害健康的疾病。
▲运动后补充水分有助调节体温,并预防中暑。
4. 饭后用餐后,有时因餐点水分含量不多,可能会出现喉咙干渴的情况,这时就应该补充水分。如果情况允许,最好三餐都要喝汤,不仅可以摄取足够水分,对于肠胃也比较好。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