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蜂蜜产量、销量差!专家揭「5大困境」:掺假蜜多

台湾产业也面临到一些巨大的困境。(图/食力提供)

采访、撰文/食力黄欣培

台湾的蜜源植物多,使得养蜂产业在台兴盛,而蜜蜂又是对于自然界农业界重要的授粉昆虫,所生产蜂蜜蜂王乳产品也备受消费者喜爱。而随着蜂蜜价格的提升,养蜂人口也跟着增加,但同时这个产业也开始面临到一些巨大的困境。

蜂蜜混掺是产业面临的最大困境

过去这几年来,台湾人对养蜂的兴趣增加,蜂群数量也随之增加,但同时蜂产业也面临到一些巨大的困境。台湾蜜蜂与蜂产品学会理事长杜武俊说明:

1、农业缺工缘故,且养蜂需要亲力亲为,使得生产成本高。2、掺假蜂蜜多,蜂产品的品质形象有待提升。3、气候变迁使得产量不稳定,对于蜂农来说是最大的挑战。4、病虫害威胁。5、胡蜂天敌危害

青农投入、蜂群增加,蜂蜜产量却没有显著提升

台湾养蜂协会理事长郑金昆分享,1978年后,台湾从日本引进蜂王乳生产技术,台湾很多老一辈的人靠蜂王乳赚到很多资金,且多外销日本,为台湾赚进很多外汇。不过这几年外销数量逐渐减少,供应内销市场提升,目前蜂产品也多是内销为主。

台湾的养蜂户数逐年递增,根据台湾养蜂协会粗估,至今已突破1500户。郑金昆回忆起当时刚投入养蜂事业,蜂蜜价格不高,他打趣地说「我跟我老婆天亮做到天黑工钱都没办法打平」,而这两三年来 ,蜂蜜的单价已经涨了快3倍的价格,因此才会开始有很多青年蜂农开始投入这个事业。

而随着蜂群量的增加,蜂王乳的产量虽有增加的趋势,但蜂蜜产量却没有明显增加。郑金昆解释,「因为蜂王乳比较不会受到荔枝龙眼等植物有没有开花影响,而蜂蜜因为气候影响的缘故,即使蜂群量增加,与蜂蜜的产量却没有正相关性」。

过往没有农残标准 新制上路期望带动花粉销售

台湾的蜂产品以蜂蜜、蜂王乳、蜂花粉为主,蜂蜜产量每年约1万~1万5千公吨,蜂王乳约400~450公吨,蜂花粉约300~500公吨。但花粉的价格却不太好,郑金昆说明,因为花粉原本没有订定农药残留标准,导致很多通路商害怕农药残留的关系而不敢购买,在2019年卫福部已预告新增蜂花粉的9种农药残留容许标准,「期望可以带动蜂花粉的销售」。

掺混造假需解决才能重拾消费者信心

蜜蜂产业对于台湾的经济贡献值相当高,除了自然灾害的问题,再加上农药污染、造假蜂蜜等的人为问题,都让这个产业面临到很大的挑战,而有挑战就得面对及克服。

对此,杜武俊认为,蜜蜂混掺、造假的问题一定要设法解决,才能重拾消费者信心,让产业回归健康。而落实生产履历、产品以及产地的诚实标示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至于病虫害问题如何解决?杜武俊说,近年来有很多老师以及学术研究单位投入蜜蜂相关研究,期望可以透过学界力量,解决台湾养蜂界面临的病虫害问题。

你应该要知道的食事过去这几年来,台湾人对养蜂的兴趣增加,蜂群数量也随之增加,但同时蜂产业也面临到一些巨大的困境。包括了生产成本高、掺假蜂蜜多、产量不稳定、病虫害以及天敌的威胁。

本文由食力food NEXT【国产蜂蜜混掺、严重歉收!台湾蜂产业困境亟待突破】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