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锁喉致命 8成台湾人都是「药」害的

▲「过敏性休克」锁喉致命,8成台湾人都是「药」害的。(图/示意图达志影像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过敏反应,林口长庚分析2005年至2012年健保资料库发现,台湾每年约有300名过敏性休克案例药物过敏就占了8成,患者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出现皮肤起疹咽喉肿胀、血压下降等症状,若未有适当医疗照顾介入,容易有致命危险,研究成果已发表在2017年11月的国际知名期刊《休克(SHOCK)》。

过敏性休克无所不在,除了一般在家服药引起外,在开刀房也经常碰到,症状轻微者可能只有皮肤起红疹红斑严重者则会出现呕吐、头晕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为了解台湾本土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实际状况与严重度,林口长庚麻醉部分析健保资料库,发现2005年至2012年间,共有2219人因过敏性休克住院,其中男性有1186位、女性有1033位,进一步分析过敏成因,发现只有418位是食物引起,余下8成、我1801位个案都是药物引起,其中70至79岁的发生比例最高。

▲各类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图/记者严云岑摄)

林口长庚一般麻醉科主任柳复兆表示,在1801位过敏性休克案例中,共有24人不幸死亡,男性17人、女性17人,其中有18人是在过敏性休克发生1个月内,皆为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柳复兆表示,台湾因过敏性休克住院的发生率,大约是每年每百万人口会有12.71到13.23人发生,也就是每年约有300个过敏性休克案例发生;这与欧美国家每年每百万人口会有30到200人发生相比,台湾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机率相对偏低,这有可能是因为人种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差异所致。

柳复兆提到,过敏发生原因繁杂,与基因遗传、周遭环境及过敏原暴露次数浓度有关,台湾药物过敏休克发生率高,对医师而言是一大隐忧,因为临床上医师常常会遇到病人吃药打针过敏的情形,但国人用药习惯常同时混合使用多种药物,其中也包含一些复方药或来源不明的药物,因此大多数的药物过敏往往很难找到过敏原。

▲造成过敏性休克的死亡药物。(图/记者严云岑摄)

根据健保资料库统计,心血管药物、抗生素麻醉药物、神经科用药以及血液制品等,都有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而目前最大主因药物,即归属于不明药物类,如检验检查常用的显影剂等,其次则是抗生素及消炎止痛类药物

林口长庚药物果敏中心主任钟文宏表示,林口长庚每个月约做3000至4000台手术,一年约有10多例过敏性术休克案例,但因大部份的人都是第一次手术,难以得知对哪些麻醉药过敏,只能透过术前询问与过敏药物检测降低风险

一般民众如果有药物或食物过敏的经验,可以到有药物过敏检查合格医院检测,找出自己的过敏原。特别是有药物过敏史、需要接受手术、麻醉、特殊药物治疗的病人,可以将自己可能过敏的药物拿给医院检验,确认自己的过敏原,让自己远离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遇到过敏性休克,可以在医师处方下施打强心剂救命。(图/记者严云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