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止痛药后竟起红疹休克送医 全身型过敏性反应可能致命!
▲成大医院急诊部施韦廷医师表示,过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的称为「全身型过敏性反应」,会有生命的危险。(图/记者林悦翻摄)
成大医院急诊部施韦廷医师表示,「过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轻的会有流鼻水、眼皮嘴唇水肿、皮肤红疹,严重的称为「全身型过敏性反应」,造成休克会有生命的危险!
施韦廷医师举案例指出,一名70岁女性在家不慎跌倒撞到臀部,因疼痛难耐,家人自行提供止痛药给病患吃,吃完之后却开始产生广范围红疹、全身搔痒难耐,并合并头晕及休克的症状,因而紧急送医治疗。另有名60岁女性,在户外活动时被蜜蜂螫伤,初始并无不适,但回到家后开始全身冒冷汗,之后意识昏迷及休克。这2个案例都是比较严重的「全身型过敏性反应」。
全身型过敏性反应是一种急性、致命,且会影响多个系统的病状。其机转为:当外来的过敏原进入体内,会刺激B细胞分泌抗体,这些过敏原会与抗体结合,进而刺激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分泌组织胺、酵素及细胞激素,造成一连串的发炎反应与过敏症状。
施韦廷医师指出,比较常见造成全身型过敏性反应的原因,在药物部分有:抗生素、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等,食物部分则有:鸡蛋、花生、牛奶、甲壳类等,以及昆虫螫咬时分泌的毒液等。
全身型过敏性反应会影响许多器官和系统,其中皮肤及黏膜症状最为常见,约有90%的患者会有包括搔痒、荨麻疹、脸部潮红、血管性水肿等症;呼吸道症状次之,约70%,包括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咽喉水肿、支气管收缩等;消化道症状约45%,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心血管症状也约四十五%,可能会有心搏过快或过慢、休克等;中枢神经症状则约10%,可能会有头晕、头痛、意识混乱、昏迷等。
施韦廷医师说,全身型过敏性反应的诊断主要以临床判断为主,出现以下3种表现中的任一种时,病患很有可能发生了全身型过敏性反应:一、疾病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快速进展,皮肤或黏膜组织症状,加上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终端器官灌流不足;二、接触到疑似过敏原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皮肤或黏膜症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终端器官灌流不足、肠胃道症状等二种以上者;三、接触已知过敏原后发生的血压下降。对于全身型过敏性反应的处置,主要先维持病患生命征象的稳定,再辅以药物治疗。
施韦廷医师强调表示,预防还是远胜于治疗的,如发现自己对某种物质过敏时,应该尽可能避免再次接触到该类物质,以避免病情反复发生,甚至产生全身型过敏性反应。他并提醒,民众就医时应该主动提供药物或食物的过敏史,可以让医师避免开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