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竣民/国军后备动员,还在迷恋「数字」?

后备部队不仅在主战装备上缺乏,兵员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图/步训部)

黄竣民/「James的军事寰宇粉丝专页主编。

随着美国AIT对于我国后备部队的评价遭媒体报导后,「后备部队」─这种在军队中根本不受重视的冷单位、也是大家私下所俗称的「砲灰部队」,终于在最近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瞬间成为讨论的热点;而这样的关注,并非是在肯定后备部队动员兵力能量,或是所能发挥出的战斗力划上等号,相反的,它更呈现出一个在国防资源中的小黑洞,这样虚掷国防资源在效益低落的单位身上,其背后的问题或许不只是冰山的一角吧。

对于我国号称有200-250万的后备军人可供动员,目前这数字可以算是国际军事上的另类「奇迹」!以邻近国家的后备部队与现役部队员额比例来看,日本约5.6万/24.7万、南韩31万/62.5万、中国183万/200万、美国85万/136万…也就是后备部队通常不会高于现役的员额,避免形成国防资源上的另类负担,换句话说,后备部队保留的是骨干或种子的角色,具备足够军事底子足以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备战或作战状态,而并非将可以动员的男性都予以计入来打肿脸、充胖子用。

▲当兵役制度大幅改变后,四个月能训练出何种战斗力水准的兵,一直是外界军方的质疑。(示意图/国防部发言人粉丝专页)

如果举以国人称羡的以色列(50万/17.6万)和瑞士(8万/14.7万)为例,这种以后备动员战力所著称的国家,也都没有这样诡异的数字会产生,就更别提德国这种现役兵力仅18万,后备部队仅2.8万、法国现役兵力仅21万,后备部队仅2.7万的国家则是比比皆是的常态。台湾搞出了这样的数据,难怪会自曝其短地引人注意,只能说给自己吹哨壮胆外,其实际所能展现出的战斗力根本微乎其微。例如:有没有囤储200万枝步枪?相关数量的军需用品在哪?如何报到与实施临战前的复训?以目前召训的训练场地规模、数量及训量而言都是大问题,如果真要实际验证下去,答案可能会更令人心碎!不要再说国情不同之类的说词,那也可能成为最不伦不类的借口,总结就是国军在面对军事的各项改革上,努力的永远比逃避的少!

回归到后备动员的教召问题,在实际曾参与其中的退伍役男身上,所回馈出的答案恐怕才是最直接,却也是最残酷!帐面上的列管兵员,跟实际具有战斗力的兵员是两码子的事,不是把人名列在册子里就代表他有战力。在目前兵役制度已经大幅改变,在83年次以后出生的役男,依法仅须服4个月的常备兵役军事训练,但这一项制度也是最令人所诟病,因为以目前的训练模式、资源、设施、评鉴标准…均无法让人信服在这样训练制度下的役男,能成功转换为一支可恃的部队。

▲美军的预备役国民兵部队,在各方面的战力表现都不可忽视。(图/U.S. Army Reserve)

虽然部队构成的主力早已被志愿役官士兵所填补,但讽刺的是陆军的主力战斗部队,却又是编现比(外岛步兵部队、机步部队、砲兵部队、装骑部队、战车部队、反甲部队、火箭部队等7种第1类型战斗部队,编现比仍低于8成)与志愿役招募情况一直是最不理想的一群,这与国防部高层跟国人的报告似乎呈现极大的反差。现状是残酷的,也不要怪外界会传出:「4个月的役期,连训练出一名「合格的步枪兵」都有问题…」的质疑,只是军队面临到这些军中的历史沈疴,总是以得过且过、文过饰非的心态面对罢了,但我国后备动员在执行层面上的问题又岂只如此而已!

虽然我国在编组上有不同种类的后备部队(由新训旅、军事院校、测考中心、县/市后备旅…编成),但在任务属性上又归陆军与后备两个军种所管辖,编装与战力等级具有不同程度上的落差,对于具备中高级专长人员的复训,更是难以普遍去落实,所以不用去幻想举以色列、瑞士、美国…这样的国家相提并论。从目前退伍8年内可供选充教召的后备军人当中,曾接受召训的比率仅4成,仍有近6成(约45万余人)未曾接受召训,有人都戏称成为「教召代表队」了,召训分布不合理的明显程度,在民间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以色列军队在世界上可算是极富战争经验的一支武装部队,也是真正「寓兵于民」的典范。(图/IDF)

看着军方所呈现的数字,在召训率与逃避召训的免召训率上,就足以令人不免担心,而吹嘘那种会拿扫把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论调也就不攻自破。以后备现行的训练能量上限为32万人,但近一年申请免召而经准许的就高达2万人;这些召训单位为了有较高的教召达标率,所以下令的动员数几乎是150%以上,也就是动员教召真实的报到率还得打个5-6折,能奢望谈什么「全民皆兵」?如果军方在后备动员的召训方面,只是让教召员徒有浪费4-5天时间的感慨,召训干部也在诸多环境因素的压力下,只求召员能在一周后平安解召的现实反应下,那以陆军每年近百次的教育召集规模来估算,这些所耗费的国防资源真该重新实施效益评估了。

第一次波湾战争,伊拉克当时身为全球排名前十大军事强国的伊拉克(超过100万的正规军、5,600辆战车、7,500辆甲车、3,800门火砲,770架战机),在战争开打后,也仅恍恍惚惚地顶住联军攻势42天,伊军43个参战的陆军师中有38个损失惨重,也突显出现代战争的节奏与残酷。这一场近代最具代表性的战争,也让各国大举推动所谓的「军事事务革新」(Revolution of Military Affairs, RMA),其中主要的趋势,不外乎是走精兵政策,大幅降低兵员规模,并提高科技装备的含量与人力素质,不再对于「人海战术」或臃肿不实的编制存有幻想。

▲解放军的预备役部队,每年召训时间一般还保有240小时的军政训练课程。(图/Big China)

试问,如果台海战争猝然开打,国军还有多少机会跟时间进行动员跟复训?届时还会有如此惊人的报到率?如此庞大数量的武器和装备如何及时获得?对于那些还在迷恋数字的人而言,也许该好好正视这种空泛而无意义的「兵力数字」!

热门推荐》►虚有其表?国军后备部队的战力争议►台湾不该只靠美国—男性要服兵役、女性服社会役

►看更多【黄竣民】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