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2000亿产值 国外车厂来台打专利战 汽车零组件厂恐成待宰肥羊

宾士原厂戴姆勒来台专利战,控告国内大厂帝宝工业车灯设计侵权,令国内汽车零组件产业人人自危,图为台北国际汽车零配件展。(本报资料照片

宾士原厂戴姆勒来台打专利战,控告国内大厂帝宝工业车灯设计侵权,令国内汽车零组件产业人人自危,图为台北国际汽车零配件展。(本报资料照片)

原厂专利战 影响一次看

民众修车,日后恐无法选用便宜台制副厂产品!宾士原厂戴姆勒来台打专利战,控告国内车灯大厂帝宝工业车灯设计侵权,帝宝一审败诉,二审明年宣判,但现已令业界人人自危,深怕若再败,不只这款车灯副厂零件将绝迹,其他国际大厂起而效尤,更将令每年逾2千亿的台湾整体汽车零组件产值,就此断根归零。

整合上下游展实力 拉高谈判筹码

财经官员不讳言,近年来外国车厂大举在台申请汽车零组件专利,就是看到台制零组件占全球售后巿场约8、9成,想从设计制造源头予以拦截。他指出,面对专利战,副厂因应策略不外乎为「回避」、「创新」或「谈判」,以帝宝为例,其为车灯设计遭控侵权,这部分因一定要与车身吻合,要避开不容易,但是台湾有产业一条龙优势,如能整合灯壳、LED光学、IC电路等上下游,秀出「坚实肌肉」,将可大幅拉升谈判筹码。

一般来说,零组件分原厂跟副厂,以换大灯前灯)为例,进口车原厂、副厂价差约4~5倍、国产车价差至少2倍,民众选择副厂,考量的是外观相近,更重要的是便宜,开支省很大。

台制汽车零组件物美价廉,每年外销产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与外观有关零组件如前后车灯、后照镜保险杆及车身板金等更在欧美各国囊括庞大市占率,成为原厂觊觎肥羊

二审若再败诉 台厂将被予取予求

戴姆勒是在2017年,以帝宝在宾士E系列所用的W212型头灯,侵犯智慧财产权提告,一审帝宝吞败,判赔3000万元,并要求销毁模具成品半成品帝宝曾争取和解,但戴姆勒连谈都不想谈,最终帝宝提起上诉。

对于即将到来的二审,帝宝表示,目前已与专利法律团队积极准备证据,将于二审中提出相应主张,期让法官了解帝宝诉求。另帝宝也强调,该款车灯设计与诉讼案专利有显著差异

令人忧心的是,目前虽只有帝宝被告,不过戴姆勒提告举动,已在国内业界投下震撼弹,汽车零组件业者个个担心沦为下个倒楣鬼,业者直言,戴姆勒若二审再赢,无疑宣告台厂可被予取予求,届时若不给付大额和解金,就等着吃官司,到头来赔得更多。

车主也受害 无便宜副厂产品可用

业者表示,就怕成为待宰羔羊,许多零组件厂除私下探询帝宝取得胜诉可能性,也透过跨国法律事务所寻求协助,甚至有些正在打的官司,也改采低调守势,对于相关议题更不愿多谈,寒蝉效应已然成形

对开车族来说,若帝宝吞败,台湾零组件厂未来将不敢、也不能再做副厂零组件,除每年2000亿元产值归零,民众修车只能找原厂,花费大增,非原厂私人汽车修护厂也会因没料件,面临倒闭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