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昏迷驶入稻田!脑动脉瘤:无声不定时炸弹 破裂前毫无征兆
▲医师许晋译表示,抽烟的病人一定要戒烟,从自我健康管理开始预防动脉瘤,降低动脉瘤产生的风险。(图/慈济医学中心提供,下同)
大年初三发生一起让人讶异的交通意外,一台轿车驶入池上伯朗大道旁的田里,而且后来就医之后亲属出面说明,这不是普通的交通事故,驾驶疑似脑部「动脉瘤」破裂导致昏迷才失事。花莲慈济医院高龄整合照护科主治医师许晋译表示,动脉瘤,又被称为脑部无声的不定时炸弹,大多数的人,在脑动脉瘤破裂的前一刻,一点预兆、一点感觉都没有。
动脉瘤最主要形成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血管壁相对脆弱」。许晋译医师表示,血管脆弱的原因,有可能是先天的基因问题;至于后天的原因通常跟动脉硬化有关,动脉硬化又跟抽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龄等等相关。而第二个原因就是「失控的高血压造成血管向外突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患者因为年纪大或者血管壁相对比较脆弱,只要把血压好好控制,其实形成动脉瘤的风险会下降很多。
▲动脉瘤好发的族群。
动脉瘤的好发年龄约在50-60岁的中年时期,好发族群则是三高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有抽烟习惯的人,抽烟与动脉瘤的形成有高度相关性,建议三高慢性病患者要戒烟,来避免这个有多重危害性的隐形杀手。另外,血管长期处于发炎状态者,例如某些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血管壁相对较为脆弱;还有有动脉瘤家族史的人,特别是一等亲之内,通常代表血管壁的某些弹性因子可能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有没有这类疾病的可能。
▲脑动脉瘤破裂的前一刻,一点预兆、一点感觉都没有,又被称为脑部无声的不定时炸弹。
有动脉瘤不代表一定会破裂。决定动脉瘤是否破裂的因素有很多,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位置、血压是否有控制,是否有戒烟等等,都是影响动脉瘤破裂的关键因素。平均来说,每100位动脉瘤患者,大约每年会有1位患者有动脉瘤破裂的情形。所以说,如果控制得好,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其实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高。但是这不代表可以忽视这颗「炸弹」!许晋译医师强调,动脉瘤患者可以考虑,以观察跟控制危险因子为主的保守治疗,也可以选择栓塞或是夹除等积极治疗,不过不管什么治疗方式,都需要透过专业医师评估,千万不可以在发现动脉瘤后,就拒绝跟医师讨论后续的处置方针与策略。
由于多数的动脉瘤都没有症状,如果真的非常担心自己是否有动脉瘤的问题,可以透过健康检查的方式去进行评估,有机会提早发现。目前有效的检查方法,有核磁共振以及电脑断层血管摄影这两种。因前者不需要打显影剂的关系,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去进行检测。目前临床证据只有支持少数高风险的患者,去接受以筛检为目的动脉瘤检测。例如,一等亲内有动脉瘤病史或者有蜘蛛膜下腔出血病史者、有主动脉瘤或者主动脉窄缩,以及有多囊肾病史或家族病史者,都属于罹患动脉瘤的高风险者。
有动脉瘤的病人,大部分都没有症状,只有少数人有头痛或者复视的症状发生,但从临床结果来看,动脉瘤破裂多半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结果,会有头部剧痛的症状甚至是昏迷死亡,许晋译医师表示,民众平常要保持规律的的生活作息、多运动维持血管弹性,有三高疾病的慢性患者要特别注意控制高血压,而抽烟的病人,强烈建议一定要戒烟,从自我健康管理开始预防动脉瘤,降低动脉瘤产生的风险。真的发现有动脉瘤的出现,也一定要与专业医师讨论,分析可能会遭遇的状况,仔细评估后,再接受后续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