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聪/介面不整合 前瞻轨道将窒碍难行

▲「前瞻计划饱受批评,尤其当中轨道建设引起多数人质疑。(图/记者谢婷婷摄)

行政院自3月端出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以来,批评声浪不断。先是总统资政陈博志直言「前瞻4,200亿轨道建设一定要缓下来」,表示计划真的是不够前瞻;后是大块文化创办人郝明义率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痛批,并发起网路连署要求修正调整,连署人甚至包括:前立委林浊水、政大教授徐世荣及太阳花学运魏扬等。就连台北市长柯文哲也透露,曾向行政院长林全谈及轨道建设项目,「感觉你们只是想花钱、不是想做事」,断言若花钱的机构若不整合,「前瞻绝对一败涂地」。看来不分蓝绿,多数学者专家及社会菁英对于「前瞻」缺乏实质内容,以及忽略决策形成的应有程序都充满质疑。

但面对反对声浪,总统府只简单表示这些都是经过专业的整体规画,没有便宜行事的问题,且每项规画也都势在必行。蔡总统更要求执政团队需齐心一致,「以最明快的方式,尽速完成审议」,并要求行政部门要用更浅显易懂的方式,让民众了解政策的内涵,也希望地方政府能体会并一起呼吁「前瞻」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政府对于质疑声浪并不在意,只想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完全没有接受不同意见并因应调整的可能。尤其当中占了一半经费,受到最多质疑的轨道建设,行政院对此立场最是坚定,并展现不容挑战的决心。

终于,交通部长贺陈旦日前出面回应了外界的质疑。他说明轨道建设不是钱坑,而是要强化目前硬体建设的不足,目标是8年后我们不必再羡慕日本。他也表示,各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轨道系统,也要有生养轨道的责任,而交通部与国发会亦会严格订定审核标准。其实,交通部早应以如此思维,向立法院与外界充分说明,而蔡总统也该指示立法院调整原定之快速审议方式,好争取大众支持。

▲贺陈旦日前亲上ETNEWS《云端前线》节目,与民众沟通「前瞻」的轨道建设。(图/云端最前线直播

笔者建议行政院及总统府,应在立法院临时会上针对质疑沟通说明,强调「前瞻」的轨道建设会改采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匡整体预算并有调整机制,像是地方政府将因地制宜,审慎评估、选择适合的轨道系统及替代方案;同时,提出轨道场站的开发、培养大众运输客群,并搭配私人运具管理与提出接驳转乘优惠等,且需经交通部与国发会的严格审核后,预算才能开始动用。

既然台湾的轨道建设已经晚做,且既有的道路与轨道相容性低,加上土地使用征收困难,那就更该有周全的规划。建议政府应以公共运输导向发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模式,配合适当的土地使用与交通规画选择轨道路线车站,并有符合需求的社区化接驳转乘系统,才不会出现当初高铁在郊区设站但却未能适当规画、及时开发,或出现蚊子车站等窘境。此外,地方政府所提计划若经中央评估后,有轨道沿线土地使用不佳、争议过大及目标运量不足的状况,建议可改采替代方案如建置公车专用道或公车捷运系统(BRT),先增加路线及班次,等运量需求增加之后,再评估轨道建设的需求性。

当然,大众运输改善刻不容缓,只是必须对症下药,循序渐进选择适当方案,减少轨道建设营运的风险,才能将政府有限的预算做有效的运用。不仅如此,更要记取桃园机场捷运的经验,因为整合介面是台湾最大罩门,尤其未来北北基桃苗中彰投及嘉南高屏等区域更是困难,若机构、管理机制及转乘优惠等介面未能适当整合,轨道建设计划将会「事倍功半」,而相关系统重复所导致的投资浪费,以及后续维运管理的困难,将成为未来另一个重大的挑战。

好文推荐

李克聪/台湾需要近兆元的轨道建设吗?

李克聪/赶走Uber,台湾的交通然后呢?

李克聪/别人一带一路,台湾一路一「待」!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李克聪,逢甲大学运输科技及管理系专任副教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