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面30年...老板娘手麻到睡不着 医戳「这2穴」助缓解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50多岁的阿碧化名经营小吃面摊30多年,近1、2年开始出现手麻症状,一开始只是指尖麻木,后来症状愈发严重,连睡觉都被「麻」醒,须贴药布才能入眠,经神经检查,发现她有正中神经损伤,症状与腕隧道症候群一致,所幸经过2个多月针灸治疗,麻感逐渐消退,终于可以安心入眠。

收治患者林口长庚中医针伤科主治医师尤绍雯表示,腕隧道是由「腕骨」及「横腕韧带」围绕而成,正中神经是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及部分无名指的感觉手指弯曲及对掌动作也由其负责。

手腕受伤、长期反复使用、长时间握住东西,都会使腕隧道软组织肿胀,进而使隧道变窄,挤压到正中神经,使得支配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受损,称为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可针灸内关穴缓解麻感 。(图/长庚医院提供)

尤绍雯提到,腕隧道症候群最常见于餐饮业美发业族群上班族若长时间以固定姿势使用滑鼠也可能中标。当腕隧道软组织肿胀,压迫到正中神经时,大拇指、食指与中指会有麻钝感,严重时还会有灼热、刺痛感,若长期放任不理,可能导致手的握力下降,连拿杯子都容易滑落,此时就建议打针或手术治疗。

腕隧道症候群在中医理论中归属「痹症范畴,因气血闭阻不畅,导致肢体酸麻疼痛现象中医师会根据个别体质与造成原因,开立中药与搭配针灸,达到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目的

尤绍雯表示,针对初期症状轻微的病人,针灸能够疏通手腕部的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临床上常用的穴位有内关、大陵等,并配合远端取穴调整气血,民众若感到手麻,可以自行按压内关血减轻症状,从事重复性工作者,平时也要使用副木保护手腕,并减少手腕过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