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女一吃喝就逆流喉咙 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 抓出元凶

妙龄女一吃喝就逆流喉咙,让她过了多年痛苦日子而爆瘦。医生透过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抓出食道蠕动异常逆流。(示意图/Shutterstock)

有位30岁出头的女患者来我的门诊。她的身型相当清瘦,是那种一看就知道不健康的瘦。当她把健保卡交给我时,手臂细到像只有皮包骨,皮肤也是暗沉、没有光泽。我心想,这位患者的问题可能很棘手。她告诉我,发生胃食道逆流已经5年多了,起初时好时坏,最近3年症状突然变本加厉,吃完东西、喝完水没过多久,就会马上逆流到喉咙,她感觉很痛苦,连饭都不太敢吃。即使如此,仍会被口水噎到。

这几年,她看遍大小医院、医师与专家,胃镜做过4、5次,检查出来连发炎都没有。医师开的药(号称最好的胃药)她都乖乖吃,病情却一直没有改善。后来,有医师觉得她是功能性问题或自律神经失调,要她去身心科找答案。只是身心科看了、药吃了,逆流还是持续,而且人越来越瘦,于是她来胃食道逆流中心找我,寻求最后的希望。

慎重起见,我隔天就帮她急做了胃镜,确实贲门口一点发炎现象都没有,贲门没有松弛,胃也没事,就像她以前医师说的结论。但我发现,她的贲门口似乎像打结一样,关得很紧,就连胃镜探入都得奋力一推才能通过、推进胃部。此外,食道宽松,食道黏膜有点浮肿,上面还卡了一些食物碎屑。

观察至此,我心里的结论大致底定,不过,还需要进行一个检查才能确定。

当天,我为她执行了「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查」,这是为了更精确观察她的食道功能,结果发现在做喝水测试时,她的食道几乎没有蠕动,且贲门(下食道括约肌)完全没有因为有液体通过而放松。最后确诊为「食道弛缓不全症(achalasia)」第一型。她过去5年的症状,应该就是「食道弛缓不全症」所引起的,这是一种慢性进展的食道肌力功能性异常的疾病

后来,她接受了内视手术治疗后,症状改善非常多,人生就此逆转,再也没有逆流的症状了,人也胖了回来了!她回诊时时,那种重新拿回人生掌控权的微笑,让我充满动力,是我继续为这样的患者努力着的动力。

●什么是功能性问题?

不少病人的胃食道逆流反复在发生,明明已经不喝咖啡、不吃甜食,配合调整生活、规律作息,再加上药物治疗,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接受「无效宣告」,偏偏胃镜看起来都没什么大问题,甚至心脏和其他器官的检查都做了,「怎么还是没感觉?」这时,就要怀疑是不是消化道的功能性问题了!

临床门诊中,总会有几个是没隔多久就看到的熟面孔,这些「忠实顾客」通常都是已经排除器官病变的可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功能性异常病人。功能,指的就是器官有没有「尽忠职守」,任务达成率有没有到100%。身体像一部机器,一个小齿轮没转到位,虽然短时间内不至于影响整体机器的运作,但偶尔就来个小毛病,长期下来难免全身都不对劲。

胃食道逆流让许多患者生活痛苦,通常会建议胃酸火烧心、咽喉或食道有异物感、非心因性胸痛、吞咽困难的人接受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示意图/常春月刊提供)

●食道功能异常,食物就会「走回头路」!

食道是肌肉组成的中空通道,上段是大脑可以控制的骨骼肌中下段则是由自律神经调节的平滑肌所组成。食道位于消化过程的第2个关卡,其上端与末端各有1个括约肌,分别连结咽喉与胃,而且都只有在食物通过时才会开启。

食道具有弹性,没有进食的时候呈现扁平状态,食物通过时会扩大成管状,并借助食道壁肌肉的规律蠕动,将食物往下推送到胃部。不论是上食道括约肌、下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壁的平滑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避免食物「走回头路」,万一这几个肌肉的功能发生异常、偷懒或罢工不干时,就会有下列状况

◎上食道括约肌无力

上食道括约肌无力很容易发生胃咽喉逆流,就是胃酸逆流到食道后,继续往上冲,突破上食道括约肌的阻挡,流到咽喉与喉咙。由于食道黏膜比胃脆弱,咽喉黏膜又比食道脆弱,喉咙黏膜又更脆弱,所以在逆流次数正常范围内(每人每天40次左右),食道通常不会有感觉,但流到咽喉,只要一次就可能受不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跳过食道胸口灼热的症状,直接就慢性咽喉炎原因

◎下食道括约肌无力

下食道括约肌就是贲门,贲门关不紧,是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之一。一旦贲门关不紧,胃酸或食物就容易在胃部进行蠕动时溢出胃口,向上逆流到食道。由于逆流的物质多半以强酸性(如胃酸)或碱性(如胆汁)为主,所以每次的逆流都在刺激食道黏膜。逆流次数在正常范围内,身体还能承受与及时修复,万一逆流反复发生,恐怕会导致发炎或食道病变。

◎食道壁平滑肌无力

食道平滑肌蠕动不给力,是导致胃食道逆流症状加重的因素之一。因为食道收缩力道不足,不仅会影响食物消化的速度,也会使胃酸逆流到食道时,要花更久时间才会再被送回胃里,这意味着食物在食道停留时间变长。这最常见于反复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因为食道受到刺激而慢性食道发炎,除了会导致食道黏膜病变,也会造成食道肌肉无力。

●什么是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

想要有效治疗胃食道逆流,必须了解胃食道逆流的致病原因,要知道病人有没有功能性异常的问题,尤其是上食道括约肌、下食道括约肌与食道蠕动的功能,厘清之后,才能够对症治疗。通常会建议已经吃药治疗一段时间,却没有明显改善的病人进行「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或「食道酸碱值检测」。以此找出有功能异常的病人,并给予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是评估食道蠕动功能、上食道括约肌与下食道括约肌(即贲门)压力的一种检查,在分别测量上下括约肌与食道肌肉的长度的同时,一并量测食道在静止(未进食)与吞咽时的压力或蠕动能力。另外还有上下括约肌关不关得紧,透过导管感应器把检测资料回传至电脑纪录与分析。

●谁需要做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

通常会建议溢胃酸、火烧心、咽喉或食道有异物感、非心因性的胸痛、吞咽困难的人接受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此外,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被做为胃食道逆流手术治疗前后评估成效的一种方式。

举例而言,若检测结果发现胃食道逆流明显是受测者下食道括约肌(贲门)无力,以致胃口关不紧、胃酸不受控制,就表示以药物治疗的失败率复发率比较高。

在某些特定的状况下,是非常不建议进行食道压力检测,其中包括无法合作或意识不清、处于气喘发作期、严重心衰竭等心肺疾病、7天内曾接受上消化道手术、已知或怀疑有脏器穿孔、超过24小时但小于14天内曾有强酸强碱导致的上消化道腐蚀,至于近期内有心肌梗塞患者,则需会同心脏科医师评估能否执行。

●胃镜报告没问题,需要检查食道功能吗?

相较于「食道压力测试」或「食道酸碱值检测」,胃镜检查报告提供的是间接讯息,只能从食道、贲门、胃部所呈现的样貌,如胃部溃疡、食道黏膜溃疡、异常增生、病变或幽门杆菌等,专科医师会借由观察到的资讯,来判断逆流的有无或严重程度。临床数据显示,有将近半数的胃食道逆流病人,胃镜检查并不会发现异常。

很大原因是胃食道逆流虽然是「持续性」,却不是「一天到晚在发生」。加上胃镜不能直接看到实际逆流状况,包括症状发生的频率、时间等,对于病情掌握度较低,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胃镜报告都OK,却始终摆脱不掉胃食道逆流。

胃镜报告没问题,需要检查食道功能吗?医生详解。(示意图/常春月刊提供)

●贲门太有力是一种病-食道弛缓不全症

在未进食、贲门收缩的状态下,食道括约肌的压力平均为13mmHg至43 mmHg,低于10 mmHg就算无力,但若连吞咽都维持在15mmHg以上、无法放松,也是一种病态,被称为「食道弛缓不全症」(Achalasia)。

食道弛缓不全症早期会伴随着食道收缩不同步,而无法有效将食物推进胃里的问题,晚期则会因为食道长期被撑开(食物停留过长时间而造成),整段食道无力而引起食道胀大如大肠。还可能因为食物卡在食道、无法下到胃部而呕吐,最后可能由于无法进食,体重下降,成为标准的纸片人。

食道弛缓不全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都相当好。不过,由于很多症状和胃食道逆流类似,经常因此被误诊为胃食道逆流,甚至因此长期服用药物却不见缓解,这时就须仰赖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测做诊断。目前治疗食道弛缓不全症以手术为主,包括内视镜气球扩张术及经口内视镜肌肉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