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包庇关说法官林洲富辞法官评委 司法官更应自律自重

民间司改会召开「包庇还能当主席法官评鉴一场空林洲富法官应立即辞任评鉴委员记者会」。(图/民间司改会)

记者吴铭峰台北报导

智慧财产法院法官林洲富本月12日获选第四届法官评鉴委员召集委员,引发争议,多名法官联名投书媒体,批评林多年前涉嫌包庇前最高法院法官萧仰归为儿子关说案。争议持续发烧,林洲富最后以「考量审判业务繁重,恐无法善尽委员职责」为由,日前主动请辞法官评鉴召委获准。

林洲富涉及的包庇案件,起因于2009年间,当时最高法院法官萧仰归,因儿子萧贤纶开车肇事逃逸遭提起公诉,萧仰归试图关说一审基隆地院审判长郑景文,但却失败,萧贤纶一审遭判刑6月、得易科罚金并缓刑2年,须支付国库3万元。

案经上诉二审,高院由审判长高明哲、受命法官高玉舜陪席法官林洲富组成合议庭。萧仰归随即向高明哲关说,希望能判决无罪,以免儿子留下前科不能报考司法官,高明哲一口承诺;但受命法官高玉舜不同意,坚持判决有罪。在审判长与受命法官1比1的情况下,林洲富的决定至关重要。而林洲富最后决定包庇,因此在在高明哲自写的无罪判决书签名,2票对1票,高院改判萧贤纶无罪确定。

事件爆发后,当年并无法官评鉴机制,由最高法院与高等法院自组自律委员会调查调查结果都认为萧仰归、高明哲、林洲富等人均无违法,不予惩处。但司法院将萧仰归、高明哲均送监察院,监察院将两人弹劾,两人也自请退休,至于林洲富则全身而退。

本案爆发后,众人均将箭头指向主导关说的萧仰归与高明哲,但也有不少法官私下认为,林洲富在调查过程中并未说出实情,隐匿许多事实。而林洲富也逐渐淡出司法审判核心,近年来转任智慧财产法院。但这次法官评鉴委员会投票结果出炉后,林洲富涉嫌包庇的往事立刻发酵,引发各界质疑。有许多法官批评,林角逐评委时积极拜票,再加上年轻法官不知当年关说事件始末,才让林获最高票当选评委,「显示法官群体对于司法黑暗面欠缺历史记忆。」民间司改会董事长林永颂更质疑:「林洲富不仅没勇气举发关说,还配合关说,这样的法官适合当评鉴委员吗?」

林洲富最后在22日主动提出辞任书,表明「考量审判业务繁重,恐无法善尽委员职责」,主动辞去召集委员。法官评鉴委员会准许后,将于下次会议重新推选召集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