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免官官相护 民间望《法官法》子法增加非法律人评委
▲民间司改会召开监督《法官法》子法修法记者会。(图/民间司改会提供)
人民直接请求法官、检察官个案评鉴的《法官法》新制将在7月17日上路,但相关的配套法令仍有许多疑义。民间司改会13日召开记者会,呼吁司法院与法务部再修订《法官法》子法时,增加非法律人评委的人数,以避免官官相护的问题。另外他们也希望评委的「执行秘书」应为专责人员,避免行政官兼任。
《法官法》子法《法官评鉴委员会组织规程》、《检察官评鉴委员会组织规程》均由司法院或法务部自行颁订,但2项法令中均规定评鉴委员会的执行秘书,都由行政官僚兼任。民间司改会董事长林永颂指出,执行秘书等同民间团体的「执行长」,综理会务,执行决议,是评鉴委员会的行政最高负责人。这么重要的职务竟是行政官僚兼任,不是专责人力,请问如何能够专心投入会务经营?如何能够独立抵抗权贵关说?因此他建议修改《组织规程》,应授权评鉴委员会自行招募聘用专责人员来担任执行秘书,禁止司法院与法务部代为招募任用。
而虽然司法院不断喊出「司法亲民」的口号,但实际上在评鉴部分并不亲民。司改会指出,法官评鉴委员会虽有独立会所,但在司法院第2办公室9楼,但空间不足以容纳人民到场请求评鉴;至于检察官评鉴委员会则是蜗居法务部大楼,连独立会所都欠缺!所以司改会建议广设会所或办事处,主动亲近民众。
而这次记者会中,包含立法委员吴玉琴、邱显智都到场声援。其中吴玉琴指出,新修正《法官法》对法官评鉴委员会的组成人士,相较旧法增加2位「学者与社会公正人士」;但却没有明文规定非法律人的比例。因此她建议修改相关子法,规定6位「学者与社会公正人士」的非法律人比例。以期盼借由非法律人的参与,确保人民能够在请求个案评鉴时,得到具备人性温暖与同理心的回应。
另外邱显智也提出,希望能举行《法官法》相关配套子法公听会,邀请民间团体、学者专家、司法院、法务部及法官、检察官评鉴委员会出席,共同商讨对策,打造亲民、便民、有效能的法官、检察官评鉴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