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安心!北市抽验食用醋 10种标示不清

记者卢姮倩/台北报导

近期食用油品标示不实问题不断延烧,食用醋也沦陷?根据北市卫生局抽验结果显示,16种市售食用醋,居然有10种外包装标示不符合规定,遭台北市议员耿桂芳痛批,标示错误百出根本没办法民众安心选购。

▲北市抽验食用醋,合格高达6成。厉耿桂芳5日召开记者会表示,根据台北市卫生局针对北市大卖场百货公司社区连锁超市及杂粮贩售的食用醋抽验结果,16种食用醋有10种标示不合格,合格率不到4成,而近5年因违反该条规定遭罚锾件数计有325件,占北市食品卫生违规项目第二名,已成为当前民生消费重大问题,仅次于「广告、标示夸张不实或有医药效能」项目,这次抽验食用醋的结果也让人食不安心。

市府卫生局表示,在16项检验项目中有2项是合成食醋,14项酿造食醋,此次检验结果并未发现产品内容违法,仅有10项属「标示不完整」,原因分别为营养标示格式有误、计算热量有误、未标示酸度及使用方法、未标示全成分以及有效日期标示与规定不符,目前还需进一步检查,才能公告不符规定名单,已移请辖区卫生局处理,若违法属实,可依食品卫生管理法开罚,最高可罚300万元。

市政府消保官室表示,商品外包装标示可说是商品身分证,如同个人身分证,若商品身分证不正确,消费者自然会质疑产品品质。对业者而言,产品外包装一旦标示不实,可依法处2万至20万罚锾,在卫生局检验食用醋项目中,若未明确标示有效期限、酸度及成分,将要求业者改善。

(11/5 PM2:20UPDATE)台北市卫生局稍晚公布最终版抽验结果,16件中有13件不符规定,分别为合将香醇乌酢、工研辣香酢、家乐福白醋镇江香醋、工研红酢 、蜂蜜酢、东洋乌酢、台酒纯米醋、裴加罗香料醋、镇江醋、荔枝蜂蜜发酵醋、玄米大吟酿青森苹果醋、玄米大吟酿清甜蓝莓,未标示全成分及营养成分,不合格率高达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