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巴菲特恼羞成怒离去的背影(丁学文)

股神巴菲特日前出席旗下柏克夏海瑟威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他表明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抱有乐观态度。图为他2016年出席股东大会受访画面。(新华社

如果Nasdaq在2000年3月的暴跌标志的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一个必然。那随后的价值投资趁势而起则是时代转换的另个必然。不过,近年来很多人感受到了类似互联网泡沫的卷土重来。我们看见从中国到美国企业估值因为货币宽松的推波助澜而高耸入云,腾讯、阿里巴巴的估值高耸入云;Apple、Alphabet,Facebook、Microsoft和Amazon更是占据了美国股市市值的两成以上。相对的,价值型股票反而一蹶不振。

曾经的巴菲特一年一度盛会「Berkshire Hathaway年度股东大会」已盛况不再,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 率先开呛,他们认为Berkshire已经「不适应ESG对业绩越来越重要的世界」。BlackRock的立场除了凸显资产管理者与企业之间的日益紧张关系,更与巴菲特在粉丝中受到的狂热崇拜形成了鲜明对比,机构投资人对Berkshire董事会不够透明的质疑我不意外,但最让我讶异的是连《经济学人》都在最新一期的杂志内容用了标题「Time’s up时间到了」以及「Honky Tonk Warren声名狼藉的巴菲特」直接喊话巴菲特应该下台,投资世界真是现实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毫不留情。

价值投资曾是雄霸金融市场多年的投资圣经,价值投资之父 Benjamin Graham认为每间公司都有潜在的内在价值,但公司的股价却常和内在价值有很大的差异,股价可能比真实价值更好或更差。依据这个理论,Graham认为投资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稳健公司,将能够以较低的风险带来不错的报酬率。Graham的投资方法和他所在年代的华尔街投机策略格格不入,最后成功发扬光大的其实是巴菲特。不过巴菲特神话随着疫情肆虐的催化,迎来了另个价值与股价背道而驰的新年代,这不但逼得老先生的绩效节节败退,还让其在股东会上的表现尽显狼狈。当我看见90岁的巴菲特和97岁的Munger在被人砲轰之后恼羞成怒离去的背影,除了心中一股惆怅,还让我对投资世界改朝换代的残酷看得更清楚。

简单说,巴菲特的特点就是聚焦,只盯住自己懂的少数个股,看好了就长期持有。而对于如今的热门行业,巴菲特的建议是,不要只盯着产业,还是要看企业的表现。我感觉他只说对了一半,只看产业固然不对,但不看新产业,只盯着那几家传统的公司,必定感受不到产业前缘的波涛汹涌。作为投资大师,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是美国的保险能源零售等伴随着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企业,但他也犯了历史上很多人一再犯过的错误,那就是错用过去的成功经验看待早已不同的现代投资。

首先,被前沿科技推动的新兴产业机会无疑要大得多,投资的回报也会更高。同样是投资汽车企业,两年前投资Tesla的回报就是10倍,而如果投资的是Ford,股价就只涨了十分之一。所以,只看公司,甚至只看传统类型公司就能取得超额回报的日子不会再有了。而要看懂科技企业,核心根本不是财报,而是懂产业、懂技术、懂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另外,过往企业在成功之前需要跨越量产损益平衡的生死关,需要先期巨大的资金投入。而资本市场往往只喜欢锦上添花,在企业成功后才会接纳他们,但现在早已截然不同,太多的资金追逐着过少的迷人标的。而巴菲特只把SPAC看做一个赌博,无法让摔得鼻青脸肿的价值投资者信服

我觉得江山代有才人出,相信年轻人、相信时代大不同是企业前进的唯一方法。 巴菲特在今年股东大会上说了一句话:「糟糕的领导者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我想告诉巴菲特:「待得过久的优秀领导者也好不到哪里去」。作为一个手不释卷的历史爱好者,巴菲特肯定听过19世纪美国铁路大亨James J. Hill最有名的一句话:「一家公司只有不再单靠个人英雄主义时,才有可能创造永恒持续的价值。」(作者为创投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