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买房是投资?「3~5年内购屋4大生活差别」 光房贷就让人生黑白!
▲买房前要审慎评估自己的能力。(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下同)
「买房」对于新世代的年轻人、小资族而言,不比过去简单,甚至才刚出社会打拼,就能够感受到「居住压力」的问题,因为不光是购屋,就连租屋也是稍微会为经济状况带来压力。而往后的3~5年间,「买房」与「没买房」的差别究竟会在哪呢?
过去传统观念中,成家立业就是人生最重大的阶段,但面对房市变瓮,不少专家也出现转变,2018年开始很多时候反而建议「不要现在买房」因为买房而套牢或是增加经济压力的状况越来越多。根据《网易新闻》未来三到五年有房、没房最大的4个区别:
1. 选择很重要:买房之后,人生可以说是完成一件大事,也会有归属感,工作更加有动力;但是没有买房,未来几年在居住上选择自由,金钱运有自由,等到资金真的充足到够付头期款,那么再来考虑,不需要盲目的负债,压力相对变小。
2. 买房成本来说:买了房子之后每个月面临的开销更大,尤其前两年较为沉重;然而没有买房的人,也不见得就没有压力,因为租金的调涨不友善,房租可能几乎吃掉薪水的一半,两者压力各有千秋。
3. 升值这件事: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认为,房屋(不动产)是一种升值、存款的概念。对于没有买房的人来说,同样的钱放在银行可以生利息;那这些钱若是放在对的不动产投资上,很可能就会翻倍收益,但这些都建立在适当的房价、好的房况位置、进场的时机。
4. 房价走向:过去不少国家都会希望吸引投资客到该地进行商业、房屋投资,但近两三年,靠房地产反而成为负担,甚至《人民日报》也分析,未来几年,买房投资反而减少,购屋者几乎会回归在「居住」属性。
当然,对于已经买房的人而言,不用担心房价大起大落,如果地点不差,那么仍有一定的保值空间。若没有买房者,则是等手头资金稳定在购屋,未来房价波动不一,实在不需急于一时买下不符合需求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