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瘜肉不管...惨变「直肠癌」 医曝「癌变风险」:你还敢不听医嘱?

▲一名男性有瘜肉不理会,5年后演变成肠癌。(图/免费图库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62岁高先生有20年烟龄,5年前做大肠镜就发现多颗瘜肉,但因没有特别不适症状,没听医嘱做后续处理,日前再度进行无痛肠胃内视检查,同样发现多颗大小不一的大肠瘜肉,最大到2公分,此外,更发现直肠内有一处明显病变成肿瘤病灶,经切片检验后确认为恶性肿瘤,确诊直肠癌。检查结果也让高先生相当懊悔之前不听医嘱。

高先生自述,5年前检查就发现「腺瘤型瘜肉」,当时医师建议医院进一步针对做切除处理,但当时觉得身体没有明显不适病状,再加上工作繁忙,就没接受瘜肉切除及定期检查追踪,没想到5年后再接受肠胃筛检,已经诊断确定罹患直肠癌。

北投健康管理医院黄洸伟主任医师指出,其实大部分的大肠瘜肉不会有任何症状,以高先生一例来说,年过50岁属于大肠瘜肉与大肠直肠癌好发族群,尤其男性罹患机率女性高,第一次检查发现就应该做处理。

▲北投健康管理医院黄洸伟主任。(图/医师提供)

但他也提到,并不是所有的大肠瘜肉都会癌变,「腺瘤型瘜肉」一般被认知为会逐渐长大并转变为大肠癌,但风险更高的是「进行性腺瘤(advanced adenoma)」,指的是有较高风险转变为癌症的腺瘤,也就是1公分以上、病理化验后有绒毛成分(villous component)、高度细胞异型变化(high-grade dysplasia)的腺瘤。

根据2018年资料分析3,300多位健康或亚健康受检者资料,数据显示整体有36.2%的民众有腺瘤性息肉,50岁以上的受检族群,男性更有51.8%有腺瘤性瘜肉,女性受检者也高达有41.1%有腺瘤性瘜肉;50岁以上进行性腺瘤比例高达12.8%,此外高先生还有长达近20年烟龄,更是大幅提高罹患大肠直肠癌的机率。

大肠直肠癌的存活率关键在于发现的期别,越早发现治愈机率越高!黄洸伟提醒,瘜肉转变为肠癌形成的时间较长,约5~10年,国外大型研究也指出,大肠腺瘤性瘜肉切除可以降低76~90%大肠癌的发生,并且降低50%大肠癌死亡率若能先检查出肠内腺瘤性瘜肉,并在瘜肉演变成肿瘤前切除,可帮助预防癌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