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翻白色细粉「汞中毒」 急性肾衰竭在加护住了1个月
▲他打翻白色细粉「汞中毒」,急性肾衰竭1个月才出加护。(图/示意图,非文中当事人/记者李钟泉摄)
就读硕一的黄同学,某日在实验室工作时,不慎打翻一瓶白色粉末,在整理的过程中不小心吸入几口,但在清洗后未感不适,没有马上通知校方或就医。结果当晚,黄同学却发生严重的上吐下泻、低血压,送医检查后发现尿汞度超过正常值的579倍。原来,他打翻的白色粉末为「氯化汞」,严重汞中毒造成急性肾衰竭,在加护病房洗肾洗了1个月才改善。
氯化汞(mercuric chloride)俗称「升汞」,室温下为白色、无味的结晶或粉末,为实验室常用的分析试剂,亦用于消毒剂、杀虫剂、木材防腐剂、甘汞电极及其他汞化合物的制造,成分含有剧毒,吞食或皮肤接触都有致命的可能,眼睛接触恐造成严重损伤。
台北荣总临床毒物与职业医学科职业伤病防治中心王德皓医师表示,人体若不慎暴露在氯化汞之下,可能出现咳嗽、腹痛、呕吐、腹泻、脉搏跳动微弱、呼吸困难等症状。
▲台北荣总临床毒物与职业医学科职业伤病防治中心王德皓医师讲解实验室常见的职灾伤害。(图/记者严云岑摄)
黄同学虽然在接触并吸入粉末后立即清洗,但出现症状后尿汞浓度依然高达2898 ug/g creatinine,远高于正常值<5 ug/g creatinine,还因为急性肾衰竭及休克,住进加护病房,最后靠着使用解毒剂治疗,并洗肾1个月,才让肾功能逐渐改善。
王德皓提醒,实验室中的氯化汞应使用密闭容器储存,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并避免接触钠、钾及强碱物质。如空气中每立方公尺的汞浓度小于5mg,需配戴供气式呼吸防护具;若大于5mg,则需配戴正压式公器式呼吸防护具,作业时也需配戴防渗手套及眼罩。若不慎吸入或接触,除应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外,更需使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以免造成肾衰竭,需终生洗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