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囤房天堂!疫情冲击「热钱涌房市」 他曝狂飙关键

台湾炒房情况严重。(图/记者汤兴汉摄)

文/麻辣咩

台湾房市要回归正常不容易,住房政策只有在选举时才被拿出来关注,选后就又被放下。长期来看,空屋税、囤房税等房屋相关税收势在必行,唯有民众持续监督政府,敦促制定并推行政策,才能早日实现居住正义。

随着疫情持续发酵,台股反而站上30年高点,不仅突破历史高点12,682.41点,最高更触及13,031.7点(2020年7月28日)。

美股则由科技股领涨,道琼最高达29,568.57点(2月12日)。可是,很多小老百姓却抱怨,为什么股市可以和景气脱钩?其实都是货币宽松惹的祸。如果有在关心投资市场,会发现2018年底,只是因为预期美国升息步伐加快,企业财测转趋保守,就大幅下跌一波。

美国的利率政策一向是全球央行风向球,这次疫情肆虐,联准会还没开会就闪电降息2次,共6码(1.5%),又加码无上限QE,促使各国央行跟进,许多国家(南韩、巴西、印度、纽澳、俄罗斯等)的利率相继来到历史低点。热钱在全球乱窜,还是要找投资标的。

▲美国住宅贷款违约率。点图可放大。(图/台湾银行家提供)

一开始,大部分人对疫情及景气看法非常悲观,毕竟这样的大流行病,是多数人有生以来都没遇过的。询问一些交易员或投资老手,也是保守看待。但瑞银近期发布的研究显示,超级富豪在3月投资大赚,甚至借钱来布局。反观小散户可能低点杀出,或是没有资产增值,财富重分配却是流向超级富豪。但这些超级富豪最近已在下车,后市波动在所难免,也很有可能往房市移动。

景气差大印钞,中产阶级成输家

再来看房市。根据美国2008年统计,金融海啸造成很多人失去工作,加上次级房贷,许多本来就买不起房的人买了房子,也在当时失去房子,2009年后房价飙涨,更买不起。

▲美国房价指数。点图可放大。(图/台湾银行家提供)

税制间接鼓励不动产投资

资料来看,美国的房屋税大约1%至3%,加上物业、保险、庭院管理,在美国持有不动产的成本相对高。但房租是确切反映薪资成本的,房租也高,房租收益率之前还是有5至6%(疫情后还没有看到最新数字,有些劳工开始逃离高房租的加州和纽约,后续影响还需观察)。在美国从事高薪科技业的人,几乎都会在加州买房,因为房租实在太高。而其他非科技业的劳工,则成为高房租难民,不得不忍受长时间通勤,甚至有极端者在公车上度过漫漫长夜

▲美国成屋销售统计。点图可放大。(图/台湾银行家提供)

若比起美国的高所得税率,持有不动产和股票的成本相对低,还有卖出后的税务优惠。之前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勃特清崎最近又出了一本《有钱人为什么越来越有钱》,作者在书中叫大家投资不动产,利用税务优惠达到财富自由、股市不好赚等等。持有不动产在长期房市上涨的时代当然是好投资,配合上方美国房价指数,利用负债杠杆和税务优势是可行的。

日本也是台湾人很爱去买房的地方之一,持有不动产成本更高。举网友分享的例子来看,850万的房子,不看交易成本,光是持有成本──固定资产税是土地建物评价额×1.4%、都市计划税是土地建物评价额×3%以及管理费(没有公司管理还是要付管理费)、修缮积立金等,加起来就需要3.86%的成本,还不包含火灾保险和团体信用保险,怪不得日本房价低、租金高,大家还不炒房,人口流失的偏乡甚至出现不动产无人继承的状况。但是日美两国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因工作关系会调动到不同城市,国土广阔,买房管理也是一个问题。

台湾成囤房天堂闲置土地应活化

最近看台北市的房价,买得起的都是老破小(屋龄高、装潢破、面积小),但观察美、台售价、屋龄相近的房屋,发现美国的房屋持有人一年需支付的房屋及地价税是台湾持有人的48倍之多。

台湾的营建股股王――长虹和华固,毛利率长期都在20%以上,狠甩科技业。虽说产业不同不能相比,囤地和创新无法相提并论,但可看出台湾建商坚强的竞争力。

另一个荒谬之处是,台湾的房租算在GDP里,但是这么多房东出租房子却不用课税,这不就是逃漏税吗?而且一些高资产家庭中,每个人名下都有一套房,这样却还是适用自用税率,也不是很公平。另外,更有拿人头炒房的,一般金融机构都有洗钱防制训练,规定不能拿人头户洗钱,但却可以拿人头户炒房也是件怪事。

▲许多投资客拿人头户炒房。(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许多高资产客户买房就放着,自己不住也不租的不在少数。还有人住在盖好30几年的华厦,地主保留户有3、4户,放到最近才有人入住,但中华民国刑法第251条禁止囤农业、工业及民生必需品,难道居住权不该列入第三款之经行政院公告之民生必需用品吗?

在台北市中山区和松山区,也还有许多低度开发的土地。如八德路四段上的一些低楼层公寓,已闲置好一段时间;中山女中附近的长安东路和八德路二段,很多可能是营建署、铁路局的破败老屋。这些都是政府应该积极整理,改建成青年住宅或做创新基地(松烟文创园区经后来大幅调低租金,让不少新创公司进驻),让年轻家庭减轻压力,或是照顾低收入户、当都更中介宅等。

好消息是,南京东路二至三段一些闲置超过20年的地最近都盖起来了,不管如何,至少对市容是有帮助的。政府应该让建商觉得,再囤地下去也不会涨或是持有成本增加,而加快推案或整理。

有钱人想的和我们不一样,除了房子可以放着养蚊子,大家也都会考虑其长期投资报酬率。毕竟现在豪宅市场交易量已经回不去奢侈税前,量先价行,赔售消息也陆续传出,这也表示高税务、增加持有成本,让房屋没有投资的价值,自然没有人拿来炒。

先增空屋税,房屋相关税收势在必行

台湾今年1到5月人口都是负成长,只有6月翻正,看来2020年总人口会正式进入负成长。这对政府未来税收将造成很大冲击,加上健保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干脆这时进行提高房屋持有税,让房市回归正常并补充财源。

但增加税收,通常会反映在房租上,建议应该先从空屋税下手,清查低使用的房屋,不管商用或自住。实施空屋税,如以半年0.5%,一年以上1%,每半年再累加上去,就可以逼迫房东丢出来租或售,供给大幅增加,价格自然松动,而这些税金可用来聘雇相关人力,并帮助青年就业。囤房税则有可能转嫁到租户上,因此可以就空屋税实施后的状况调整,以防租金先涨上去下不来。

▲2020年总人口会正式进入负成长。(图/ETtoday资料照)

不动产飙涨最大的问题之一,其实还是便宜的资金成本,这也是全球现象,不只是台湾。可惜的是,台湾之前没有随着美国一起升息,存放款利差全球最差,让台湾的银行及保险公司惨澹经营。下一次全球衰退若来临,台湾除了台积电、联发科两大公司外,还有多少公司能好好长大?从这次股市指数创历史新高,但是大部分股票下跌来看,不能说是晴空万里。

台湾万般皆下品,唯有炒房高,让银行授信大幅曝险于不动产,房价下跌太多,可能造成坏帐遽增,更是进退两难。但这几年银行对于不动产授信趋于谨慎,加上资本适足率改善,慢慢让利率回归正常也是一个方向。

巨蛋终于又复工了,大家都觉得哪里怪,却没办法处理。但至少部分议员开始讨论囤房税等问题,不管是不是作秀,算是有好的开始。最近政坛换血、年轻化,也有助于往年轻世代的痛点处理靠拢。

近来公布政治献金,建商捐好捐满,加上台湾立委持有不动产和土地的数量惊人,裁判都和建商关系密切,要等台湾房市回归正常确实不容易。长期来看,房屋相关税收势在必行,不要因为防疫还算有成,就忘记监督政府这一块。

本文作者为Y世代金融从业人员。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