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带领世界走在营养精神医学的前端 负责主编《大脑,行为和免疫》特刊

国际期刊大脑,行为和免疫》的编辑合影安南医院院长苏冠宾教授(右二)以及中国医药大学精神医学张倍祯医师(左一),希望借由『NIMH』特刊世界看见台湾和各国在营养精神医学的研究发展和未来趋势。(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营养精神医学近年来蓬勃发展,成为精神医学的主流,台湾营养精神医学研究学会理事长苏冠宾教授和理事张倍祯医师,去年受邀担任国际期刊《大脑,行为和免疫 》的客座编辑,号召全球营养精神医学专家发表论文,并集结收录15篇重要研究论文,在最新一期特刊「营养在免疫与精神医学」中发表最新研究。

《大脑,行为和免疫》是由Elsevier出版的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于1987年建立,涵盖了神经系统,心理学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它是《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协会(PNIRS)》的官方期刊,也是这个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期刊。

忧郁症的「单胺氧化酶理论 (monoamine hypothesis)」理论对于病因的了解和新治疗的研发已经走到尽头。目前已有更多的研究支持「免疫调节 (inflammatory regulation)」在精神疾病机转所扮演的角色。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张倍祯医师在儿童过动症心血管疾病或炎症合并忧郁症的研究成果证实,免疫调节在忧郁症病因的重要性

这期的『NIMH』特刊的目的就是整合目前世界上最新关于营养在精神医学与免疫的研究;这次探讨多种的饮食内容与营养补充(蓝莓、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俗称鱼油,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褪黑素激动剂 (melatonergic agonist)、腺苷甲硫胺酸 (SAMe, S-Adenosyl Methionine)、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卡痛 ( Kratom) 在不同的精神疾病,如忧郁症、双极性情感疾病、思觉失调症酒精引起的失智症厌食症等,所扮演的角色,并探讨其免疫的机转。另外这个特刊也特别强调雌激素 (estradiol)和母乳成份产期前后的忧郁症与孩子的神经发展的相关性。『NIMH』特刊也着重在最近很热门肠脑轴 (gut-brain axis)的相关研究,并利用肠道菌和精神健康和疼痛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佐证肠脑轴(gut-brain axis)可能是大脑、行为和免疫这三个系统的主要调控者。

安南医院副院长苏冠宾教授表示,由于精神疾病的成因很多,单一疗法的治疗效果有限,若能合并营养疗法,可以大大改善病患的治疗成果,所以希望可以借由这次『NIMH』特刊,让更多人更重视整合性的医疗包括生活中很重要的饮食调整和营养处方

在这次的新冠病毒威胁下,让全球看到了台湾的医疗团队所展现出来的优异防疫策略。而在营养精神医学的领域,台湾其实已默默耕耘多年也领先许多已开发国家并拥有坚强的研究实力,更希望可以借由这次的『NIMH』特刊让世界看见台湾和各国在营养精神医学的研究发展和未来趋势。

►有75%酒精,必备必买必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