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鹏/「潜舰国造」?海军高层师心自用 葬送台湾发展潜舰先机
2001年4月美国前总统小布希宣布对台军售,最关键重要的项目就是「出售台湾8艘柴电潜舰」,及至2016年总统蔡英文上任开始积极推动「潜舰国造」,此期间耗费长达15年的时间,为何会造成如此的结果?
潜舰舰队延宕谁负责?
真的是如一般人的认知或是媒体、政论节目纷纷扰扰的说法:「凯子军购」、「蓝绿恶斗」等等。其实,真正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并非如此,真正要负起责任而不为人知的是「海军自己本身」,特别是「海军潜舰高阶将领」。
▲总统蔡英文主持「潜舰国造建造案开工典礼」。(图/记者陶本和摄)
海军继2艘剑龙级潜舰于民国76年自荷兰运送返国成军使用十年之后,开始的发展潜舰计划就是「建购潜舰」,此「建购」,非「建构」之意,而是具有「采购」或「建造」意涵,这二个字有特别的定义,其实就是「建立和购买」,定义所包含「自制」的含金量很少。
2001年4月美国前总统小布希同意出售台湾8艘柴电潜舰,确实是台湾数十年来可望建立起潜舰舰队的最大成功契机。
▲白鱼级潜艇(Barbel class submarine)。(图/维基百科/PH1 Brian R. Lee)
美国政府同意出售潜舰之后,我海军正式成立「海星计划小组」任务编组隶属海军司令部计划署,美国海军政策部门随即成立对口单位:「台湾潜舰计划小组」(PEO-SUB, Team Submarin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Program Executive Officer),开始针对美国为台湾建造8艘柴舰潜舰计划,频繁地与台湾进行政策规划和意见交换。
最后美国海军的策略是区分为二个部分:首先,为从国际市场已商售方式为台湾获得船体和动力装备;再者,非动力装置和战斗系统、武器装备,由美国制造商提供。
在前总统陈水扁的时代,2002年美方初估8艘潜舰报价117亿美元(约4,090亿台币),2003年1月17日美国海军正式向台湾提交潜舰的ICE报价当时粗估8艘潜舰将耗资105亿美元,随后在2003年11月美国海军再度确定报价,8艘潜舰的整合、设计和建造工作连同装备、相关后勤设施、人员训练费用共计110亿美元(约3,800亿台币),每艘约13.75亿美元。
自此衍生国民党以「凯子军购」为名的立院抗争,因为当时国际上最新锐的德国外销209型潜舰每艘仅3亿美元、而俄罗斯新型基洛级潜舰更约只有2.5亿美元,建购潜舰的「海星计划」从此掉入泥淖中。
▲German submarine class 209/1400mod。(图/维基百科/Marco Kuntzsch)
除了台湾内部政党上的纷争,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愿意出面为台湾从国际市场获得8艘潜舰船体(包含动力部分),上策为在国外建造运回美国装设战斗系统,中策是美国代为购买二手潜舰经维修更新装设战斗系统,下策是获得设计或重新设计在台湾建立生产线技术转移建造潜舰。
是以,当初不论是上、中、下策台湾都有很大的机会获得潜舰。美国关键问题有二:「不同意在美国本土建立柴电潜舰生产线」和「采取商售方式」,偏偏这二个关键底线不符和当时海军司令部的要求和立场。
海军坚持「军售模式」和「由美国建造」的政策,有其背后的因素,依据个人长期的观察(自2001年11月至2007年5月),当时海军的潜舰政策在国防部长李杰的强力主导下,海军将领无人敢违反他的意见;这二项政策的坚持,存在其对于海军潜舰派系的「私心」与「私利」。
▲台前国防部长李杰。(图/国防部)
美国与台海军僵持不下
前者,系自潜舰计划设计执行开始之后,海军256战队将可大幅提高军官训练储备,自第一艘潜舰建造开始,每年即可源源不断派遣军官至美国「监造潜舰」与「接受训练」,未来至少15至20年将一路造就出许多潜舰将领,能够完全主导海军未来发展方向。
后者,则是美国提出要求的预算,当台湾的立法院全数通过,造舰的「风险」将完全由美军「负责承担」,这样无论是「建造潜舰」(因为采取军售模式)或「贪污弊端」(因为尹清枫事件)的风险最小,此亦即「风险最小、利益最高」的思维。
▲俄国柴电潜舰「顿河畔罗斯托夫号」(Rostov-on-Don)。(图/翻摄自俄罗斯国防部)
不过,事与愿违,美国军售台湾潜舰计划一直遭到延宕;美国政府立场坚持台湾立法院「全数预算通过之后」,才愿意开始启动执行计划,因此在「美国海军、台湾立法院、台湾海军」三方彼此的问题持续僵持之下,计划一直无法顺利推动。
惟2006年4月底美国一位参议员访问台湾,并拜访国防部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功凯中将,深入了解美国出售台湾潜舰现行的进度和困难,双方并交换意见,最终共同提出「设计与建造二阶段」执行的策略。
双方研议由该参议员返美国后于国会推动,要求美国军方改变立场,只要台湾通过第一阶段预算即启动执行计划;台湾方面则由战略规划司负责改变为二阶段规划,向立法院呈报通过获得第一阶段的预算。
5月初个人携带相关资料,随同梁司长向李部长亲自报告,不料部长勃然生气拍桌大骂近半小时(当时个人就站在门外),随后与一言不发的梁司长徒步回到办公室,梁司长仅淡淡地交代我继续依规画推动「二阶段政策」。
台湾错失潜舰良机
一周之后据悉梁司长拟遭调任整合评估室主任,二周后梁司长断然提出退役;美国参议员返美推动后果然奏效,美国军方同意分两阶段执行,但台湾在国防部后继无人主导积极推动的情况下,2009年美国前总统欧巴马上任之后,美国政治与美中关系环境丕变,出售台湾潜舰计划随即遭到搁置,直至2016年1月16日为止,共白白消耗15年的时空和金钱。
▲蔡英文总统出席「潜舰国造建造案开工典礼」。(图/取自于总统府flickr)
综上所述,近15年的历程,蓝绿两党都有其责任应该各打五十大板,如今政策也被迫由「建购潜舰」转为「潜舰国造」,但真正造成延宕的主因,是当时的「海军潜舰高阶将领」,特别是李杰前部长当负起这「错误的决断责任」!
若不是当时的错估情势和固执己见,如今台湾早就有8艘美国技术协助建造的潜舰和可继续建造的生产线!
(作者为备役海军上校,曾任潜舰兵器长、作战长、轮机长与潜舰训练中心教官、海军总部计划官、国防部战略规划司计划督导官,现为中华经略国防知识协会研究员。着有《解析台湾发展潜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960-2020年)》。)
热门点阅》
► 李沃墙/散户狂买GameStop打垮对冲基金 人人买台积电能使外资认输吗?
► 宋兆文/喜鹊桅杆筑巢是海军丢脸的笑话
► 卢信昌/气候、能源开发、移民等政策分歧 美国两党将正式开战
► 晶片换疫苗?前外贸协会副董:勿任意介入合约生产 以免毁护国神山
► 外头利多消息你相信?别急出手!毕竟有钱可赚 为何告诉你?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