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作家刘轩:透过感恩日记学习乐观积极

文 /  黄启菱

乐观自信的正向心理,是可以后天学习的,刘轩如此肯定。而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落实的方法,莫过于「感恩日记」,用写的、用聊的,都有效。

刘轩近年来持续推广「积极心理学」,强调行动,他说明,很多人所谓的「乐观」,其实是把眼睛蒙起来,像鸵鸟般,刻意不看眼前发生的事情;又或者事事只往好处想,甚至粉饰太平。但其实,真正的乐观是积极面对人生、勇于解决问题,即便碰到危机或挑战,做好准备之后,还是正向应对。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都有「看见负面信息」的基本倾向,「这是我们存活能力之一,老天爷特意这样构造我们的脑,让人留意生存威胁,若非如此,我们早就被老虎吃掉了!」刘轩说,人会本能的偏好负面讯息若想正向一点,需要用方法刻意练习。

他近来持续推广的感恩日记,就是很好的练习方法。曾有心理学者研究不同的正向心理技巧,结果发现,感恩日记能够显著提升一个人的快乐指数,而且做愈久,效果愈好。刘轩自己也曾做了一万多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时常表达感恩的人,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感恩,聚焦在生活美好之处

刘轩指出:「简单来说,感恩,就像你把脑袋中的聚光灯,照在比较美好的地方,会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

刘轩说,如果家中孩子还小,可以在睡前跟孩子聊聊天,请孩子回想看看,今天觉得开心的事情有哪些、印象最深的几件事情是什么。假如孩子一开始还不太会讲,也可以用「流水帐」的方式,与孩子共同回溯今天一整天做了些什么。

刘轩表示,大人可以从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特别记得的事情是什么、哪一种情绪比较强烈。这不仅能让亲子关系更好,大人也能透过适时引导,「置入」感恩的概念。但,记得别扭曲事实、错误解读,太刻意的话,反而会弄巧成拙。

慢慢的,这睡前的聊天时光,就能让孩子自然而然的习惯感恩。他自己就是这么带一双儿女

内容不用多,「回想」才重要

等到孩子大一点、会写字之后,可以试着开始请孩子写感恩日记,甚至大人自己也能写。有些人一听到要写日记,便觉得困难或麻烦。刘轩强调,写的内容不必多,「我设计过『感恩笔记本』,本子上每天可以写三个感恩的点,每点只能写一行,空间不用大。」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要让人没负担的写;另一方面,感恩日记的重点不是写多,而是回想,让脑袋中的聚光灯照向值得感恩的事情。

有时,刘轩就只写某人的名字、或者这件事的简称,两、三个字就搞定。「日记就是日记,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要你很多年之后再回头看。感恩日记的效果,是发生在做的过程中。」

他很鼓励大家在睡觉前、趁大脑重整休息时,写感恩日记,效果特别好。每天花5分钟,只要两星期就会有感。做自己脑中聚光灯的主人并不难,只要愿意开始就做得到。

父母言传身教,最是关键

刘轩说:「我父亲挺悲观的,他年轻时就写《我不是教你诈》、《冷眼看人生》等书,能写出那些故事,必然是处处看到人心阴险面。」刘轩回想,他小时候,父母每次出远门总会先告诉他:档案柜中的某处,有个信封袋,袋中有保险资料、银行资料等,万一父母发生意外,记得开信封。

又比方说,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刘墉担心家中长辈禁不起病毒考验,「他就发e-mail给大家,说,如果有人生病,家就要进入绝对封锁状态,报纸啊、信啊,什么东西都不能拿进去,避免传递病毒;他还大清档案柜,整理手稿装箱、运到仓库,整天碎纸、处理不留的资料,做各式各样『末日的沙盘推演』!」

无论是作品传达的思惟,或日常生活的举措,刘墉都不像是很乐观型的人,但可以判断他就是属于悲观的人吗?刘轩认为,也不尽然。就如同刘墉笔下常提及:你不可不知真正的人性、也不能没有该有的宽容,「我以前觉得,父亲干么那么悲观,等到我自己也有家人了,才发现,这叫负责任。」

父亲并未特意教刘轩正向看待世界,反倒是母亲着力不少。刘妈妈在美国的大学工作,从入学秘书一路当到主任,过程中看过很多年轻人的故事。她常跟刘轩聊,「我在听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人的一生是曲折的、多变的,一个人跌了一跤,就一蹶不振吗?未必;考试考不好,天就塌了吗?也未必。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直发展中的。」这些言传身教,刘轩至今仍觉得受益良多。

延伸阅读:

1.「拜疫情所赐,不然我国中后就没再吃过妈妈煮的菜」维系家人的不只责任义务,是爱与感情

2.高中生惯窃:爸妈对我每个同学都有意见,连老师都知道我爸妈难搞,我来警局至少有人陪我聊天

3.交出完美作业课堂上竟一题都不会!神老师:请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订正错误

4.当父母说:「我年轻时养你,等我老了,你应当还我 」?不!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债」,只有「爱」

5.只有当父母用宽容的心去接受孩子的不耐烦、愤怒、别扭或反抗的行为时,孩子的内在才会变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