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老师府这一味

陈悦老师府」第九代传人陈玠甫藉陈家菜谱,传承家族记忆与悠久的历史文化。(黄世麒摄

作为大龙峒「陈悦记」家族第九代,也许是大家族子孙的责任使然,也许是前人言传身教,陈玠甫走到国外,走到大陆,近年仍回到台湾,在台北大稻埕这旧时泉州同安人落脚的聚落,结合老宅经营餐饮空间,更将记忆中的家宴菜谱,以《到老师府办桌》(时报出版)一书记忆、传承。

结合饮食仕绅文化

「60多岁的长辈吃了一口陈家鸡卷,说这便是他6、7岁时记忆中的味道!」正是为了不让这些道地的古早风味,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中失传,陈玠甫爬梳自家传承多年的菜谱,这些菜谱一方面随着年节和仪式感十足的祭祀,被一代代陈家人尽心尽责保留下来,一方面也随着他探求祖辈的历史,而让饮食记忆与当时的社会、仕绅文化结合,「这是我们家的故事,若每个家族都写出自己家的历史,就能拼凑出台湾由点到面的饮食与文化。」

陈玠甫指出,「陈悦记」原是儒商陈逊言的商号之一,后来成为陈家人的公业号;而「老师府」的名号,则是顶着秀才头衔来台的陈逊言,来台经商致富后积极推广文教、兴办书院,让北台文风鼎盛,使得位于大龙峒的陈悦记祖宅,又被尊称为「老师府」,而后陈家亦出了「北台文宗陈维英日治时期仍号召群人恢复祭祀活动,更捐地3000坪兴建台北孔庙的陈培根

「陈培根,也就是我的曾祖父。」陈玠甫介绍,当年曾祖父与地方文人大族们,因日本人毁文武庙而组「崇圣会」,时而聚会讨论文化传承大计席间自然要吃要喝,当年大稻埕闻名的酒家菜,如今也还有旧菜单可寻,而家宴料理绝少记载,便仅能从口传心授的家族菜式去推敲了。

制作麦芽蛋回忆爷爷

对陈玠甫而言,陈家菜亦是几代人之间为彼此付出的作为,他回忆每到爷爷娩忌,父亲一定亲手制作「麦芽蛋」,将又硬又黏的麦芽隔水加热软化后,而与蛋汁慢慢加入、搅拌,这个过程约30至40分钟,到蛋汁与麦芽完全融合后,再蒸上20多分钟。看似简单的食材,却需要制作者慢工细活,且麦芽有着消积食、腹胀脾虚疗效,对牙口不好的老人家而言好入口又养生。陈玠甫说:「我总是可以想像,父亲一边做,一边大概会回忆起爷爷的点滴吧!」

另一道养胃又补生的陈家菜,则是「泔鸡」,把整只鸡放入米汤里炖,既有鸡的香味和营养,又因米汤吸收了油脂而不腻,中西合璧的吃法是再烤几片吐司,抹上咸味奶油,蘸着汤吃。陈玠甫说,这亦是老陈家祖辈身体不适时,既清淡爽口又补元气的料理。

陈玠甫始终相信,台湾保有最多中华文化的优雅,尤其在饮食中不断被传承,今日应做的,便是将这份家族的味道与文化记忆,代代相传。